一想到很快就能開展稅務實務工作,艾誌新還有點小激動――他來廣州幾個月,於“財”還算有些業績,於“稅”可以說沒有半點實務的業績,全是搞方案。一來鬧鼠疫耽擱,二來也實在缺少合適的人手。
現在王家夫妻兩口子不但來了,還帶來了稅務短訓班的一批幹部,比起他現在手下那批不知所謂,新舊混雜,基本上是“自學成才”的稅務幹部要強太多了。有很多工作,艾誌新實在不放心他們去辦,所以就一直拖著。
他看了看到達到達日期和同行人數,叫來了艾懿心,要她按電文上的人數,在鹽課司衙門――也就是財稅局大院裏安排好相應的辦公室和宿舍。
因為實務不多,這幾個月艾元老搞“基本建設”的時間比較多。不但修複了原來鹽課司衙門裏的多處危房,改建了一批老房子,修築了化糞池,建造了公廁,順便也給自己的辦公室兼臥室的小院子裏安裝上了現代化的下水係統――馬桶這玩意他可是受夠了。
最後他拆除部分危舊房屋的方式開辟了空地出來用作操場,每天和財稅局的工作人員做操――把留用的一幹老吏折騰的苦不堪言。
鹽課司衙門雖然麵積大,房屋多,但是房屋多非常陳舊,加上廣州的濕熱環境,使得內部的衛生環境較差,在其中工作的積年老吏多有各式各樣的呼吸道和關節疾病,一旦季節交替的時候,便有一批人要告病。艾誌新上任不過半年,留用老吏裏報“病亡”和“病退”的就有三人。艾元老便起了“鍛煉身體”的念頭,在財稅局裏搞起了“健身運動”――這即是為了留用人員也是為了保持從海南調來的歸化民工作人員養成的做操鍛煉的習慣。
如今稅課司衙門裏雖然還算不上“煥然一新”,至少比他剛來的時候好太多了,要不然這王家夫妻倆還未必願意住在衙門裏呢。
王家兩口子抵達廣州的當天,艾誌新又起了一個大早――倒不是為了去迎接,而是今天又是例行港庫盤查的時候。作為財稅局的局長,他要去大世界對澳宋的國庫即港庫進行庫存盤查,並簽收簽發相關轉運貨物,專賣局的相關人員也要陪同。
所謂港庫其實是元老院的國庫,也是各家德隆銀行的金庫,雖說現在已經確立了以中央儲備銀行為元老院央行的政策,但是實際上中央儲備銀行因為剛剛開辦,缺少支行,目前很多央行的工作還是德隆在各地的支行代辦的。
元老院的財政首先是為戰爭服務的,財金省會跟隨軍隊在二線或者三線左右的交通要地(主要是港口)上設立補給中心,這些補給中心之後成為各地的國庫。由於澳宋以海製陸不怕搶,運輸又基本靠船所以國庫基本設立在港口,被稱之為港庫――當然這也有早期尚未亮出旗號公開立國的情況下不方便叫“國”的因素在內
港庫的最早由來首先是當年突襲苟家莊搶劫到的的財貨。其中的貴金屬和其他貴重細軟運回臨高後直接放在博鋪港的豐城號的倉庫裏。當時豐城號是最安全的地方,在港口也方便把這些財物銷售到廣州等地換取元老院急需的其他物資。危機四伏的嬰兒期過去後,就在港口修建了專門的倉庫,豐城號的倉庫的物資也慢慢移到陸地上。
澄邁戰役之後,雖然沒有拿下瓊州府城和海口所城,但是實際上已經完成了對瓊山縣的實際占領,財金口便在當地設立了瓊州府補給中心――專門負責收集轉運全海南的物資。府城周邊的通過合理負擔收取的軍糧直接上交到瓊山縣補給中心,直接由港口清點造冊後發船補給在廣州的遠征軍,這即讓本地的繳獲立刻派上用場,提高了效率保證了資源的利用。戰後這些補給中心迅速轉化為港庫,隨著元老院財經商務部門的擴充,稅務,工業,商務,專賣,海關,農業等等各種部門的物資領用和入庫都要經過這些港庫,艾誌新由於負責了瓊州的港庫運營,也被派到其他地方設立港庫,這也就建立澳宋最基礎的國庫體係,每個港庫配有若幹歸化民經辦出納業務,建立有一套基本會計製度。WwW.com
雖然在物資調撥上主要是由企劃院負責分配,但是在具體的出納上,依舊是由財金部門的港庫來負責的。
廣州的港庫就設在大世界內部,在“裏世界”靠近碼頭的地方,矗立著一排排的庫房,庫房外側的一排辦公室裏,便是港庫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