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九節 副局長們(1 / 2)

艾誌新自然不知道裏麵的門檻,但是他知道這事裏有多少花樣。

“我要是同意你搞這個肉聯社,那些豬行才會成為阻力。”艾誌新心想。

張易坤的方案,等於是徹底踢開原有渠道的生豬批發商,改由徐記去壟斷。

要說這也不算什麼,老張作為元老,以權謀私給自己弄點福利也算人之常情。他艾誌新也不是那麼不通人情的人。不過這件事他不能不慎重。

自古以來,從事生豬批發、屠宰生意的,都是地麵的上的“人物”,雖然難以冠之“鄉賢”,但是“土豪”卻是沒問題的。要不然劉備起兵,怎麼會和張飛這個區區“屠夫”結義呢?

生豬行不但能把持著生豬的貿易、屠宰和批發環節,在農村集市上往往還有壟斷生豬收購的能力,沒有相當的膽魄手腕是幹不了這行的。

自然了,以元老院的實力,整治這些土豪並無難處――要細究起來,他們也有被整治的充分理由。問題是,這種整治的效果是什麼呢?

現在廣州城的豬肉供應,就是由這幾家生豬行壟斷的,現在元老院利用行政力量,剝奪了他們的壟斷權,改由這家肉聯社來壟斷。

從壟斷的效果來說,半公半私的壟斷顯然更好,但是貨源怎麼辦?

現在廣州市的商業貿易局和屬下的相關企業,還是什麼肉聯社,都不掌握生豬的貨源,也沒有現成的屠宰場和分銷點。趕走了這批“張屠戶”,廣州市民還真得吃“帶毛豬”――搞不好有個階段連豬毛都看不到了。

好吧,趕走現成的稅源,弄一個不知所謂的“肉聯社”,艾誌新心想,你這張元老這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我說老張啊,”艾誌新慢吞吞的說道,“雖說現在的生豬行批發體係有很多問題,但是這幾家生豬行的購銷渠道都是現成的。新弄一個班子不難,不過呢,這廣州好幾十萬人口,這生豬的供應可是關係到千家萬戶的民生問題。萬一有個差池,這可是要上《每周要聞》的……”

“徐記和朱記眼下就占了城裏三分之一的肉製品銷售,應該沒什麼問題的。”

艾誌新心想,肉製品和生豬是一回事麼?!這根本就是兩回事好吧。

實話說張元老想給自己弄點產業,而不是指望著辦公廳把持著的“元老基金會”,他也是完全理解的,不少元老們或明或暗的給自己弄個白手套,搞個產業――蒼蠅附驥的發點財,隻要不損害大局的利益,有些事情元老院就算是睜一眼閉一眼過去了:比如盧元老的那個張家莊包工隊,分包工程也不多拿一文工錢,做多少活計拿多少錢,無非是活少的時候能優先安排上。

不過今天這事情可就不同了,一個處置不當,別說什麼流通稅、屠宰稅,連生豬供應是否能保障都很難說了。

肉聯社奪了生豬批發權,原來的幾家生豬行雖然不見得敢反抗,但是於情於理,都不會把過去的收購渠道交出來。肉聯社短期內又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收購渠道――結果可想而知。

艾誌新想了想,道:“這事情你和劉市長彙報過嗎?”

“這不過是商業流通上的一點事情,需要彙報嗎?”

“老張呀,咱們就明人不說暗話了,”艾誌新原本想先敷衍他一下,再把皮球踢到劉翔那裏,給他個軟釘子碰,想了想決定還是挑明了說話好,“我就問你一句吧,這肉聯社一成立,就算廣州城消費量一點不上漲,每天至少要確保二百頭生豬的供應量,一天也不能短少,有問題嗎?”

“應該……沒有吧……”這個問題多少有些出乎張易坤的意料之外,他有些沉不住氣了。

“這麼說,這個新成立的肉聯社能夠確保生豬供應不斷檔嘍?”艾誌新點了點頭,“我這裏是財稅局。生豬斷檔,不過是少收幾個稅。對商業局來說,保證城市供應可是頭等大事……特別是現在還在搞幣製改革,物資供應都抓得很緊,隻要能確保這家肉聯社的生豬不斷貨,我是沒什麼意見的――畢竟這是流通領域的工作。”

生豬不比其他物資,元老院是沒地方去調運的――各地的生豬供應自身還不夠,就這樣元老還覺得供應量不足,給工人和軍人的蛋白質供給裏魚的成分太多了。

張易坤的臉忽然有些呆滯,瞬間他反應過來道:“這個麼,不著急,不著急,我就是提供一個方案供參考。”

“怎麼改造組織流通流域是你們商業局的工作,我們隻是從稅收角度提供一些建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