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九節 副局長們(2 / 2)

送走了張易坤,艾誌新舒了口氣,這老張關鍵的時候怎麼犯起了糊塗!那幾家生豬行長期怎麼辦他管不著,但是短期來看還是得留著――在沒有新的體製代替之前急著消滅舊的商業流通渠道是很危險的。

其實要是單單隻是搞個“肉聯社”,壟斷廣州的豬肉零售業務,這倒也未嚐不可。眼下正是力推幣製改革的時候,元老院能掌握的商業流通渠道越多越好――這樣能有效的幹預市場。但是一口氣想吞下豬肉的收購-批發-零售的全流通環節――這心也太大了。艾誌新心想。別說什麼入股了,就是讓他當這個肉聯社的最大股東,幕後大老板,他都不敢沾這個手。

幾家生豬行的情況他大體也是掌握的,問題是也是頗多。不過,是否將他們國有化或者“聯營改造”,這不在他管理的範疇之內,艾誌新也無心插手――他隻求能順利的征收稅款。

處理完手上的幾份堆積的文件,一封今天剛到的財金省通電引起了他的注意,打開一看,原來是廣東省財稅副專員兼廣州市財稅局副局長王企益、廣東省財稅調研員兼廣州市財稅局調研員張筱奇將於本日出發赴廣州上任。

“這兩口子總算是來了……”艾誌新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

王企益和張筱奇是兩口子,在舊時空和艾誌新一樣,都是幹稅務出身。不過他們兩位一直是工作在基層征管上的。這兩位當初還隱瞞自己的職業身份,用一個計算機專業來糊弄元老院,結果長期工作在行政崗位上經營著自己的小日子,這幾年除了從舊時空帶來的女兒,又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羨殺許多元老……

雖然出於某些政治正確的原因,元老院內部一般不說“純血”這個詞彙,但是大家的心裏還是把“舊時空來的自帶席位的”、“父母都是元老,在新時空出生的”元老子女視作有著更高的聯姻價值的對象。

這兩位一直悠遊得過日子,經營小家庭。連在臨高“整理田賦”這麼大的事上也保持著一聲不吭,要不是某天王企益不經意在論壇上談了些糧賦征收上的專業看法,被“揪了出來”,指不定就這麼糊弄了過去。從此兩口子就在財金口上班搞稅務工作了。

這次艾誌新來廣州前,財經省的會議上就已經做出決,把財經省的三個稅務專業的人員都安排到廣州來。做一正兩副的高配――當然了,這三個元老要負責廣東全省的財稅工作,實際業務量也足夠大的。所以未來還會調配專門的財會、審計方麵的元老過來加強。眼下他們三個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稅務體係建立起來。

實話說,當初在會議上宣布這個任命的時候,王企益兩口子的臉色並不是那麼積極。自然了:他家孩子多,要把孩子都托付給別人,兩口子到廣州去上任,的確有點放不下心。好在最後王企益的表態還算很堅決,總算讓艾誌新放了心。

不過老王表態之後,張篠奇便私下找過自己說她能不能到了廣州後暫時就先在廣州隻幹兩個月。

“艾局長,你知道我家仨閨女,老大按原來說法都初中生了。正是女孩子關鍵時候,我確實不太敢離開太長時間。”

老王家的仨閨女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後來的那對雙胞胎姐妹,誰見誰喜歡,如今才上幼兒園。艾誌新也能理解這個媽媽的心情,加上下一步在廣州落實具體工作更離不開張篠奇的大量基層經驗,於是很痛快的答應了。喵喵尒説

沒想到艾誌新來打前站幾個月,王企益兩口子還在臨高沒動,張筱奇是在“培訓人員”――這也就罷了,畢竟稅務人員嚴重短缺,王企益一會是“搞調研”,一會是“頂層設計”,一會又是“各部門溝通”……好不容易說要動身了,廣州又開始鬧鼠疫。廣州內外交通管製,王企益兩口子自然也來不了――他們既不搞行政工作,又不是醫務防疫方麵的專家,來了也毫無用處。艾誌新隻好給他們發了道電文,要他們“重點培訓稅收幹部”。

他之前已經把設計的稅收方案全文發回了臨高,供財經口討論審批。這次王家兩口子上任,應該會把最後的決定方案帶來

----------------------------------------------------------

下次更新:第七卷-兩廣攻略篇66節

。您提供大神臨高啟明的文德嗣蕭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