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一節 少花錢多辦事(2 / 2)

“要是他們不願意呢……”

“隻要稍微有點見識的人,就是打破頭也得上。”張易坤笑道,“元老院能扶持這麼傻的企業當標杆?”

這政策就算是定了下來。張易坤信心滿滿――其實這些讚助商的名頭他早就有了腹稿。洪元老扶持的張記食品那是肯定要入選的,他家既然做茶食,相關的點心便可交給他們;至於自家生活秘書家裏的一點小小的產業,自然也是要照顧的。還有一家是醫藥口劉三元老最新扶持的“新企業”――陳李濟,這家舊時空的老字號,在本時空開張不過三十多年,元老院一進城,劉三便親自登門,要求“合作”。讓這家雖然開業不少年頭,卻沒什麼大起色的藥鋪受寵若驚。這個舉動讓潤世堂的老板頗為失落。

劉三既然這麼看重陳李濟,這家鋪子也得分潤些。潤世堂是“元老院關係企業”,而且還是劉三當年力捧過得,也不能怠慢……

張易坤一麵盤算著入選的“讚助商”,一麵在紙上塗塗抹抹,很快就開列了十二家商鋪字號的名單,交給大家傳閱――選擇讚助商既然被劉翔提高到政治高度,元老們自然都要過目一番,充分體現“集體領導”。

“這兩家藥鋪和我們的淵源我是明白的,不過婚禮上弄兩家藥店有什麼用?”張允冪不解,“他們的商品婚禮上明顯用不上……”

“用得上用得上。”杜易斌因為養穿山甲,對中醫藥略通一二,“結了婚自然要生孩子,要生孩子,就得調經調氣血。我看婚禮上可以饋贈每對夫妻滋補藥物若幹,讓他們能早生貴子……”

“想不到還是要包養兒子。”秦瑞雨笑道。

“包養兒子就包養兒子吧。”王君很是興奮,“有了孩子才象個家庭麼!而且他們都是元老院的孩子――多多益善。”

至於其他一些項目,自然也是靠拉讚助來解決。大波航運提供夜遊珠江的花船,格子裙俱樂部提供文藝演出――這事該俱樂部的幾位大佬已經在廣州市政府遊說了很久,要在廣州公演,“擴大新文藝的影響”,如今總算是得了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別說要他們來免費演出,自帶幹糧都樂意。

婚房的問題也在會議上一並獲得了解決,協調之後決定指定若幹廟產房“定向出租”給新婚夫妻,租約暫定一年。

身為廣州市宗教聯合會的主席的崔漢唐拍著自己的肚子說道:“我那裏就有不少老房子,至少能解決三分之一。不過廟產房非常分散,又大多是商業用房。生活用房很多都破敗不堪,修繕起來是一筆很大的費用――怕是艾局長也不肯批――所以隻能臨時湊合下可以,長了不行。”說著看了艾誌新一眼。

崔漢唐本來就打著“借東風”的主意,趁著這個機會用辦公廳的撥款把廣州宗教辦管轄的廟產房修繕一番。所以對王君等人提出的借“廟產房”給歸化民結婚的事情非常熱情。

然而艾誌新並不上這個當,不同意撥款修房子。表示宗教辦管理的廟產房已經公司化改製,房產維護本著“誰受益誰維修”的原則,應該自行籌款維修,沒有辦公廳出錢修房子的道理。

艾誌新隻做沒聽見,他對這類“花錢買臉”的活動一概不感冒――作為財稅局局長,眼下的財政狀況很不樂觀,全靠他們財稅金融方麵靠著原始的金融財政手段騰挪才能勉強維持住一個穩定的局麵。

接著,又有人發言提出一些新的點子,包括會場布置、流程和禮儀,大夥越說越興奮,大有把這件事辦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盛典。

“就這樣吧,我們也不要在這上麵消耗太多資源了。”劉翔眼瞅著艾誌新的臉不斷的抽搐,打住了大夥的無窮想象力,“這事我們都是外行,具體的儀典活動給方非去辦,至於拉讚助的具體籌辦由老張搞。”他伸了個攔腰,“婚禮不用著急,先把房子安排好,這才是要緊事――領了證就是夫妻了嘛,沒必要非得等到辦了婚禮才進洞房,我們也來個移風易俗!”他轉頭對秦瑞雨說,“你們宣傳口要抓好輿情宣傳,不光是報紙,還有引導員的作用也要發揮起來。”

----------------------

下次更新:第七卷-兩廣攻略篇129節

。您提供大神臨高啟明的文德嗣蕭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