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節 收複廣寧(2 / 2)

黃超的感受卻與他不同,他的心底裏湧上來的除了憤怒,還有一種莫名的恐懼。雖然沒有屍體,但是冷冰冰的現實和滿地的血跡,都提醒他,他要麵對的局麵,比當年在海南“撫黎”的局麵要艱難百倍,殘酷性更是前所未有。他深深吸了口氣定神,不知怎麼的,卻覺得空氣裏都是血腥氣。不由的連打了兩個惡心。

被殺的幹部和國民軍的屍體已經由本地“父老”用簡陋的棺木收殮。楊增派人去看了看,說都沒了腦袋。

“烈士的人頭都在何處?”楊增追問中年儒生。

“人頭原掛在縣衙和四城門口,昨晚都收了起來,大約是帶走了。”

人頭是重要的記功道具,被帶走不足為奇。楊增無可奈何。關照人在城外高出尋塊墓地,將被害幹部戰士安葬。黃超聽說城中百姓受害甚重,又關照當地設立粥棚,施舍粥飯衣服。又親自去吊唁了縣谘議局被殺的委員。有些委員家中被搶劫一空,幸存的家人饑寒交迫,他關照這些人全部收容起來,送往臨高贍養。

從他們那裏,知道指揮這支人馬的是一個叫黎存古的文士,雖說是文士,卻嗜血如狂。一入城內,殺了俘虜和本地的“附髡”的本地百姓不算,還將他們的家眷屠戮,連老幼都不放過,一口氣殺絕了十多戶。還是縣內縉紳大戶聯名求情,才將原本要殺光的谘議局的幾個委員的家眷保了下來。m.X520xs.Com

至於黃超等人最關心的民兵隊內應開門和部分國民軍降敵的事情,當地人卻所知甚少,隻知道打開城門的是民兵隊裏的幾個年青人,都是縣裏遊手好閑之輩。至於後來的生死也不清楚,大約是隨著土匪一起逃走了。

“這幾個人的名字要全部記錄下來,永遠通緝!”黃超憤憤道。

然而光憑這幾個平淡無奇的名字,即無照片,又無指紋,而且還是戰亂不已的時代,想要在人海中抓到他們可能性小之又小。黃超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他們既然跟著土匪跑了,說不定已經在戰鬥中送了命。

為了確保廣寧的安全,綏江支隊在寶錠山北側的綏江岸邊又修起一座寨子,卡住前往懷集的路。帶來的廣寧大隊由1中隊和原廣寧中隊的殘部負責縣城和周邊交通節點的安全。同時派出一個步兵連趕往懷集,與當地駐軍建立聯絡,特別是將當初從廣寧逃出去的部隊和幹部都收攏回來。

廣寧大隊的另外2個中隊一支在廣寧和綏江之間的內線巡邏,保證與主力間的聯絡暢通;一支在城外村莊間維持治安,逐漸擴大偵搜範圍警戒北方來敵。

綏江支隊主力則立刻開拔,前往懷集。原本不論是黃超還是楊增,都打算在廣寧和懷慶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治安肅正”,確保交通線的安全。但是從目前的情勢看,已經不容他們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了。部隊必須盡快趕到連州,將暴動鎮壓下去。

梧州中隊作為國民軍也被留下了,不過他們是作為機動隊,負責在廣寧-懷集之間進行治安肅正,同時負責支援各個中隊――梧州中隊的戰鬥力已經得到了認可。

內線的治安肅正內容很簡單,無非是在固定的路線上來回兜圈子。主要目的是保持軍事存在、嚇阻潛在敵人。如果有小股的暴動也可以及時的撲滅。幹起來補給及時又安全;比較危險的是外線巡邏,廣寧以北畢竟是在控製區外,加之周邊盡是山區容易遇伏,主要工作其實是跟隨向導沿道路從一個村子走到另一個村子。每到一處發放張貼印好的公告,再召集村民宣講,叫來村中長老說明政策、攤派任務……因為民政幹部不足,廣寧也不在近期的占領計劃內,所以這些活都是由軍官湊合幹的,參謀李鬆被派來梧州中隊指導工作和編纂文書,免得將來移交時出現差錯。

當地若是配合,即可授予其組織民團自衛的權力。將當地民兵列入縣民兵的序列。同時要求他們繳納“合理負擔”;若是不配合即將村寨打破,將長老大戶作為反抗天兵的土豪劣紳逮捕,送交廣州法庭審判――一般是處以罰金或者流放高雄。

下次更新:第七卷-廣州治理篇391節

。您提供大神臨高啟明的文德嗣蕭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