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節 三亞之現狀(三)(1 / 2)

許延亮問起房子的事情,湯夢龍不以為然的一揮手:

“房子有現成的――就是給你現蓋也不難,我們這裏有建築師呢。”他走到窗子旁,指著廣場東北方向的一棟三層樓房。

“你看那一棟怎麼樣?”

順著他的手指指向,是一棟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三層磚木結構小樓,外牆是紅磚的原色,牆體上還攀著綠色的藤蔓,看上去又文藝又清新。

許延亮有些不相信了――他可看夠了臨高的包豪斯式建築。哪有這麼好看典雅的房子。遲疑道:“是這座?”

“沒錯,就是那棟三層磚樓,漂亮吧?”

“靠,你這出手夠大方的!”

“這是張興培設計的,原本是三亞圖書館。”湯夢龍不無遺憾的說道,“當了,現在裏麵是一本書也沒有。給一些歸化民幹部當宿舍。實話說是浪費了。幹脆騰空了給你們用。”

許延亮多少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你這可真是一份厚禮!”

“哪裏,哪裏,這也是盤活固定資產嘛。不然這好好的房子空置著,每年光是維修費就是一大筆錢,”

許延亮心裏盤算著,總部機關目前大概有五六十人,接下來擴編之後最多也就百十來號人,這棟樓用來辦公足夠用了。他馬上又想起了另一個問題,東南亞公司的商站是在河西區,總部機關的人員如果住在河西,每天還要花時間通勤。m.X520xs.Com

“宿舍能解決嗎?”

“可以。”湯夢龍毫不猶豫,“我這裏房子有的是,就是吃飯問題也容易解決――到食堂包夥就是了。要改善夥食就得上河西去了――那裏餐飲店挺多的。”

許延亮逐一和湯夢龍敲定了相關的搬遷事宜。湯夢龍幾乎每件事都拍了胸脯,表示自己“全力支持”。

許延亮自然要投桃報李,當即向他透露了南洋公司即將要開始募集資金,暗示可以以優惠條件拿到公司的原始股。

“這個麼,既然政策允許那我肯定要參幾股的。”湯夢龍也不忸怩,“不過實話說,要是你們能在這裏把工商業帶起來那就更好了。”

看來這位湯市長還是很有些想法的。許延亮想了想,說:“要說我們能做什麼現在還為時過早。這樣吧,你把三亞這邊的基本情況和我說說,我們合計合計。”

“要說三亞這邊,底子還是有一些的。”湯夢龍,“現在的問題是沒有新的增長點。從王工調走,我上任開始,元老院就沒有在我們這裏增加新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隻有一些項目的改造和增產類的投資。要說數量也不算少,但是光靠這幾個國企來帶,增長還是太慢了。”

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他沒有說,那就是這幾個國企對三亞本地的貢獻度很小。以本地最大的企業田獨礦務局來說,按理說數萬工人形成的小鎮有可觀的消費力。但是田獨的勞工一半以上是從東南亞來的奴隸,除了最基本的吃飯穿衣之外談不上消費力。其他工人也大多是單身漢――沒有老婆,沒有孩子。下班之後大多是食堂吃飽飯就回宿舍了。和三亞發生的聯係就是食堂采購當地生產的蔬菜、食鹽、海產品和少量的生活用品。最大宗的消耗品:糧食和服裝都是從臨高運來的。

這麼大的一個基本人口盤,卻幾乎不參與三亞的經濟循環。

“……你知道老國企啥派頭吧?對,田獨礦務局就是那個樣子。”湯夢龍說。

“其他東西不說了,糧食和布匹不應該啊。你這裏不能直接進口,還得從臨高運?外國人不願意賺這個錢?”許延亮不解道。

“外國人當然願意,問題是外國人賣了糧食和布匹之後也得進貨,他們想要的貨物:糖、絲綢、工藝品、藥材……我這裏都不產,得從其他地方運來。要麼就是我們付真金白銀――這可是有額度的。”

這的確是個問題,許延亮心想,不過這並不容易解決。比如糖和絲綢,其實都有些土產品的意思,就算想在三亞搞相關產業也需要大量的投資。從成本來看也不經濟。這都不是南洋公司能解決的,需要企劃院和其他部門的協調。

不過他沒有說話,繼續聽湯夢龍說下去。

“田獨也沒什麼合適的出口產品,它的所有產出就是礦石,連選礦剩下的礦渣也是外運的。所以它生產什麼,其實和三亞沒多大關係,完全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湯夢龍抱怨道,“我一度想過能不能向礦工賣房子,或者至少能長租一些公寓給他們。可是礦工都有宿舍,他們又很難逃到老婆組織家庭,對買房子或者租房子也沒什麼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