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解放軍遠東艦隊教導學校(2 / 3)

日本那些勞務人員中絕大多數都是極為純熟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這些人工作認真,吃苦耐勞,技術精湛,綜合技術素質絕大多數在中國人之上。在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於日本的第二產業完全被中國拆出,回國也隻能改行,所以他們都以優秀的表現,爭取加入中國國籍,加之中華民族特有的博大胸懷和對異民族容納的能力,這些日本勞務人員在勞務期滿後已經完全融入了中國這個社會,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以其優異的表現,取得了中國的姓氏,加入了中國國籍,而且把第一血緣關係的家屬也帶到了中國。如果克服口音上的差別沒有知道自己的同事曾是日本人。

但發展海軍隻有艦船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有大量合格的艦船操作管理人員來操作這些艦船才能形成戰鬥力,海軍是個技術性極強的兵種,技術人員的培養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中國人民海軍的主要技術力量是來自於國民黨起義的海軍,但人數太少,合格的海軍艦艇人員已成了製約中國人民海軍發展的主要瓶頸。

現在中國占領了遠東地區,拿下了海參崴和蘇維埃港等海軍基地,奪取了蘇聯太平洋艦隊的60%的艦船,如果加上那些被擊傷維修後可以繼續使用的將達到240多艘,一下增加這麼多的艦船怎麼辦,要想迅速的把這支強大的海上力量轉化成為中國人民海軍戰鬥力,最快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蘇聯這3/4的太平洋艦隊連船帶人直接編入中國人民海軍。

在“獵熊行動”計劃中就是由中國海軍直接接收蘇軍的海軍基地和蘇聯太平洋艦的人員和裝備。對於戰俘的改造當然也是由海軍政治部進行。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也為此成立了俘虜管理處,對蘇軍太平洋海軍這76000多名戰俘進行教育與改造。

不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成立的俘虜管理部門不叫戰俘管理處或戰俘收容所,而是叫解放軍遠東艦隊教導學校。

當然教育改造的程序和內容差不多是一樣的。也是按民族分管,生活待遇標準是和中國海軍相同。

對於這些蘇聯戰俘首先組織中蘇雙方的醫務人員對他們進行全麵體檢,給傷病戰俘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對重傷、重病戰俘,轉送戰俘醫院進行入院治療,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戰俘給予特殊關照。對於殘疾的安排先期遣返。

在解放軍遠東艦隊教導學校各個分校開學之時,解放軍遠東艦隊教導學校教導主任胡悠到海參崴海軍基地禮堂做了一番演講。

“同學們你們好請原諒,事先沒有征求你們的意見就把你們請到這所學校來了,”這些蘇軍海軍戰俘們對“忽悠教導主任”稱自己這些戰俘為“同學”而感到新奇。忽悠教導主任進一步說:“我之所以稱呼你們為同學,是因為這裏不是集中營,不是戰俘營,這裏是真正的海軍技術學校。在這所學校裏,不久我們還要安排很多中國的同學,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來追求的真理,學習科學技術和海軍建設的專業知識。當然我們也要講馬列主義政治,講點曆史。畢業後你們之中將有一部分人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光榮的海軍戰士。”

接著,這位教導主任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各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行侵略掠奪的曆史,說到中國為什麼要發動這場戰爭,無產階級要獲得自身的徹底解放,單靠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是不行的,還需要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可是蘇聯當局繼承了沙俄帝國主義的侵略成果,占領那麼多的資源,這樣不符合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利益,中國收回以前失去的這些領土,隻是使整個社會主義陣營資源配置更加合理,使閑置的資源得以充分的利用,是更好的造福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