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察看了幾個勘探隊標記出來的采礦點,這裏的的褐煤雖然沒有露出地表,但是表土深度不到一米,礦體規整。便於開采。隻要剝離地表土層就可以拉起了采礦段進行大規模的露天開采。
剝離表層土的方法最快捷最省人工的就是爆破。葉雨茗給計委打報告,要求撥給火藥、導火索和工兵。他自己也會搞一些爆破,不過實際操作沒做過多少。慎重起見,還是希望把潘達這個專業人士叫來。
這天鄉民們看到公路上又來了幾輛牛車。每輛牛車相距都很遠。牛車用車棚遮蓋的嚴嚴實實的,上麵還掛著鬥大的紅色牌子,認得字人說上麵寫得是:“嚴禁煙火”。牛角上纏著紅布,每輛車旁邊還有扛著錘子和鋼釺的士兵。一時間眾說紛紜不知道他們運來了什麼。
晚飯時分,才有人得到消息。說運來的是火藥。接著各村的聯絡員就被叫到“礦上”去開會了,回來傳達精神說:澳洲人馬上就要在南寶這邊開礦了,要用火藥炸山,要大家不要隨便進入劃的石灰線裏頭去,否則被死炸傷不論。
眾人都覺得稀罕,挖煤平日裏大家拿個鋤頭背個筐就是了,哪裏要用火藥呢?再者火藥一炸,不就把煤都給炸飛了嗎?
潘達帶來了一個工兵班,五噸黑火藥和幾百米的導火索,他和葉雨茗一起察看了即將爆破的采礦段。
“安全點的話就是逐段放小炮。一段一段的清理地表土石。”潘達說。
“這樣花得時間太久了,每次爆破之後還要逐段進行清理。”葉雨茗想搞得是大揭頂式的大爆破,二三炮就把采礦段的表土剝離,然後邊清理邊開采。這樣至少可以縮短三分之一的工期。
“有點危險。”潘達很是猶豫,“這就屬於較大的爆破了。”
“試試看吧。大不了導火索拉得遠一些。”
倆人一起翻資料,看地形圖,看炮眼應該怎麼打。工程爆破很有技術含量,整個穿越集團裏也就這二個算是僅有的專業人物了。葉雨茗過去在安監部門就是專管礦山的,對礦山爆破略知一二。
幾天之後,遠遠的礦區傳來了一聲巨響。接著又是連續幾聲爆炸,臨近的幾個村落都感到了腳下有明顯的晃動,等到出來看的時候黑色的煙霧直衝雲霄。好事的小夥子溜到采掘麵一看,這裏的地麵已經生生的被移去了一大塊。露出一個不深的大坑,一座小山幹脆被削了一半。
爆炸的動靜之大,引得附近千戶所的人也來查問情況,聽說放炮的是澳洲人之後,來得百戶不言語的走掉了,聯絡員注意到這小軍官的臉上都白了。
經過爆破之後。南寶的幾個露天采掘區都暴露出來,葉雨茗指揮礦工和基建工人把地麵清理幹淨。修築開采的工作麵,讓工人進行開采。
最初工人采用的是鐵鍬、鏟子的手工采掘方式,挖出來的煤放在大藤筐裏由人力背運到采礦麵上的軌道車站上,不但速度慢,而且要上一段斜坡,即危險又消耗體力。葉雨茗在一段采礦斜麵上用水泥混凝土進行了硬化,然後鋪設了包鐵木軌。在上麵設立了一個畜力的絞車站。這樣就可以將煤裝在小礦車上直接從采礦工作麵上沿著軌道拉上來。工效提高很大。
礦工的待遇是很優厚的――這也是工作性質使然,礦工屬於超重體力的勞動,沒有足夠的蛋白質就必須提供超量的碳水化合物才能保證熱量。
南寶礦務處的礦工分兩種,一種是移民過來的職工,他們是按照每月180元流通券的標準拿工資的。這個待遇遠高於百仞城的產業工人基準118元的工資水平。當然要拿滿這個工資就必須完成定額,葉雨茗經過簡單的測算,規定每個工作小組――一個小組由4人組成:2名采掘工,2名推車工。每組一個班次的最低額度是采煤或者礦石8噸。超額的部份,按照每超額200大斤可得0.5元的標準給予獎金。喵喵尒説
另外一種則是當地的計件工。當地農民因為要種地,多數不願意徹底進礦做工。葉雨茗就推行計件臨時工的製度。也就是現代小煤窯的工分製度。根據運到煤棧的煤車數量發工分牌,每運到200大斤每天或者礦石給0.5元。一個計件的力工,每天大約能采挖1~2噸的煤,可得5~10元的流通券。如果連續幹一個月,最少能得150元。這個收入對在穿越集團體係內的勞工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