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生十二個孩子(1 / 1)

中午李明宇吃過飯後,精神略微好些,那蒼白的臉上也開始出現一絲血色,藏在皺皮臘幹裏,眼神裏則是布滿了憂傷。

李明守對王為民道:“為民,辛苦你了,是我拖累了你。。”

王為民笑道:“不辛苦,比起扛水泥包來,這簡直是神仙過的日子。”

李明宇又道:“也不知道廠裏有沒有告訴我老婆子,如果她要是知道我摔斷腿一定擔心死了,可惜我恐怕幾個月都無法扛水泥了,我那一大家子還每個月眼巴巴地等我郵寄工資養活呢,這下該怎麼辦呀?”

說完,他又是一臉憂慮和無奈。

王為民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便問道:“明宇叔,你家裏還有哪些人呢?”

李明宇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道:“我們家一共有七口人,除了我老伴外,還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母親,外加四個帶把的渾小子。大的在當地的一家磚瓦廠搬磚,老二在讀高中二,老三在讀初三,最小的在讀初一呢。光是三個孩子的學雜費就要了我二個多月的工資。現在好了,九月份馬上要開學了,連學費都沒有著落了,都怪我自己幹活怎麼那麼不小心呢?”

王為民算了一下,李明宇家每個孩子年齡相差基本在兩歲左右。都說男孩子是建設銀行,女孩子是招商銀行。這一下子四個孩子都是建設銀行,以後光是結婚彩禮這一關,就得夫妻倆忙活大半生的了。

王為民想不通的是生活如此艱難,為何還生養這麼多孩子。

王為民又問道:“明宇叔,你們為什麼不少要幾個孩子呢,這樣生活壓力就會輕些呀。”

李明宇望了望王為民,眼中帶著一絲詫異和不解。

李明宇說道:“我可從來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呢。我們甘肅農村哪家不是五六個,我們家算是少的,而且不生兒子不罷休。那老羅家一共生了十一個女兒,最後實在是生不動了,張慶嬸便去要去做節育手術。但羅大為說不什麼也不肯,又是下跪,又是尋死覓活的,說是如果斷了老羅家的香火,那他馬上去死。張慶嬸纏他不過,隻得請上甘村的族長羅旺財來。

在羅旺財及幾個村裏最有名望的老人共同見證下,兩人白紙黑字的立下字據,約定隻生最後一個,張慶嬸這才沒有節育。

還真是黃天不負有心人,那張慶嬸肚子一爭氣,竟真生了個兒子下來,這下可以老羅高興壞了,把個腰板挺得老直,說話也不似那樣躲躲閃閃,小心翼翼,而是又像剛結婚時那樣粗著嗓門大喊,生怕別人不知道他老羅家生了一個兒子似的。

他將兒子取名為羅圓滿,也算是了了他的心願。不過不幸的是,他家十二了孩子,餓死三個,剩下的九個孩子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雖然羅大為每天都在地裏幹活,起早貪黑的,但地裏種的那些土豆、玉米、高粱什麼的根本就不值什麼錢,他們家可是我們上甘村最窮的。”

王為民邊聽邊思索,心想:一個人生十二個孩子,這怎麼可能,就是下豬崽也不可能下這麼多呀,這人又不是生育的機器。

王為民所在村莊雖然也閉塞,但也不至於做出像上甘村的張慶嬸那樣一次生十二個,不生女孩不罷休的荒唐之事來。

那錢二寡婦不也是隻生了三個女孩子嗎?當真是像村頭刷在灰褐色的土磚牆上用白石灰寫的標語一樣,越生越窮,越窮越生呀。想到自己餓死的哥哥王為民心裏是五味雜陳。

他能想象得到,那個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北方漢子是怎樣佝僂著身子在高粱地裏沒日沒夜地幹活。

父母的愚昧帶給孩子們的是無盡的貧窮和痛苦,一個人隻要不死,他就得承受這樣的苦難,願意也好,不願意也罷,他都沒得選擇。

一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有的人一出生就含了金鑰匙,有的人則一生下來就注定要貧窮一生。

像羅大為這樣的人不光自己要承受一輩子的貧窮,而且還把貧窮延續到了下一代,那他算不算下一代的罪人呢?

王為民想羅大為家的那些孩子此時又在幹什麼呢?他們沒錢上學,肯定是像自己小時候一來地地裏打滾,在黃牛的背上和黃土堆裏渡過自己的童年吧,或許他們會比自己苦上好幾倍,睡窯洞,玩泥巴,這難道就是他們童年的宿命嗎?

假如他們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上,那他們就不會如此可憐,那生他養他的父母他們到‘底是該恨還是該愛呢。

如果他們現在還小,他們或許覺得他們的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吧,畢竟他們那雙小腳隻能走出巴掌大的天空,他們是無法看到外麵的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