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大唐的戰車開動了!(1 / 3)

在百萬長安市民的矚目之下,在大唐億萬的期望之中,郭戎以及他麾下的長纓軍踏上了西征之路。

然而,長安城卻沒有因此沉寂下來,整個大唐更沒有沉寂下來,所有人都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吐蕃、南詔、倭國、渤海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大唐周邊的屬國或者鄰國;

劍南道、河北道、遼東、淮西、膠東、昭義等叛亂的藩鎮;

室韋、靺鞨、奚、契丹、突厥等大唐周邊的異族,

幾乎同時發動了叛亂或者動亂,使得整個大唐都陷入了動蕩。

隴西、隴南、劍南、黔中、山南、淮南、關中、河南、河北、河東、都被戰火所侵襲,作為主要戰場的河南、隴南、關中西部幾乎被打成了一片廢墟。

最危險的時候,反唐聯軍甚至已經進入了關中,距離長安的距離已經不足三百裏甚至連太上皇李誦都駕崩於戰陣之上。

三年前的那一幕,對於整個大唐,對於所有的唐人,尤其是關中、河南、膠東的唐人來說太過刻骨銘心。

“舉世攻唐”過去了,但是在血性還沒有徹底喪失的唐人看來,這一切並沒有真正的過去。

元和四年,元月,遼東諸族叛亂,引動了“舉世攻唐”的開端。

二月,在內外勾結之下,遼東唐軍崩潰,遼東成為異族和叛軍的樂土。

三月,借助遼東叛亂的原因,河北三鎮的叛軍開始集結。

五月,劍南東(西)川節度使劉辟勾結吐蕃發動叛亂,秘而不宣。

六月,河南道行軍大總管郭戎擊破叛亂的淮西軍,活捉淮西節度使吳少項。

七月,郭戎率軍突襲膠東,擊潰了叛亂的膠東軍,殲滅入寇膠東的倭兵十五萬,並全殲已經變節的膠東水師。

八月初,魏博、成德、盧龍河北三鎮徹底撕下偽裝,幾十萬大軍南下,包圍中原重鎮汴州。

八月中旬,吐蕃、劍南、南詔連續突襲大散關,禁軍右衛全軍覆滅,澧王李惲戰死。

八月下旬,太上皇李誦,羽林軍大將軍張取義率羽林軍前出陳倉道應敵,在陳倉道痛擊入寇準備偷襲長安的吐蕃、南詔、劍南聯軍,太上皇李誦駕崩於戰陣之上。

九月,平定膠東淮西之後,郭戎率領禁軍、親唐藩鎮主力,在中原和河北叛軍主力決戰,全殲河北叛軍主力近四十萬人。

同樣是九月,回鶻聯軍統帥折雲穀率領近十萬回鶻騎兵突襲河西,隴西方向的吐蕃兵馬被迫回援,結果被朔方節度使範希朝所帶領的朔方、振武所屬兩萬精銳騎兵追擊近八百裏。

十月,入寇隴南的吐蕃大軍開始回撤。

皇帝李純抵達河南,北伐大軍渡河渡河北上。

十一月,羽林軍參謀長裴植率領大震關兩萬守軍,硬抗東西兩方向近四十萬吐蕃大軍三個月之後,大震關以東吐蕃、劍南、南詔聯軍轉進陳倉道,關中的危機徹底解除。

十二月,北伐軍突襲薊縣,河北三鎮的最後一個叛軍首領,成德節度使被斬首,在河北盤踞了近六十載的河北藩鎮徹底覆滅。

元和五年。

二月,盧龍軍鎮將,前營州刺史安宗昱率領盧龍軍殘餘起兵反叛,大將軍郭戎領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會同安東都護府大都護李愬,水陸並進,征討遼東。

三月,安東軍,海防衛軍,左威衛渡海朝鮮半島,參與叛亂的新羅、百濟覆滅。

四月,郭戎率軍擊破盧龍叛軍在白狼山的最後據點,斬首十萬。

五月,安東都護府大都護李愬率軍在遼東重鎮襄平擊潰遼東叛軍主力,斬首超過十萬。

五月下旬,郭戎率軍攻破遼東叛軍的最後據點,柳城,殲敵近二十萬,遼東叛軍覆滅。

六月,李愬率軍依托襄平,全殲入寇遼東的渤海軍十五萬。

十月,禁軍、安東軍、遼東唐協軍,近二十萬分兵八路進攻渤海國。

十一月,李愬率軍突襲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駐守扶餘的六萬渤海邊軍精銳向郭戎投降,

十二月,位於渤海國最東邊的安州被唐協軍攻陷,渤海王大元瑜梟首,渤海國覆滅。

距離那一場安史之亂後最大危機,險些導致李唐覆滅的“舉世攻唐”已經三年了,距離令人尊敬、愛戴的太上皇駕崩也已經整整三年了。

李純曾經發布過詔令,國喪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