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文曲星下凡?(1 / 2)

“爹爹!”呂渙真奔出去迎接父親。

呂重大步走進了宅院,後麵跟著幾個挑著擔子的家丁。

“真兒,雄黃酒可買回來了?”

那呂重個頭不高,但是很敦實,是個微微發福的中年男人,若是不穿官服倒像是個富農。

“買回來啦!讓韓大哥放在後麵庫房呢。”

“好啊好啊,女兒大了也能幫爹爹做事了。縣城到家有好些路,沒累壞身子吧?”呂重關切地問道。

“女兒早就能操持家務啦!”呂渙真雙手叉腰,自豪地說道。

看著這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受到身體原本記憶的影響,呂渙真對他感到無限的親切和信賴。呂重和妻子王氏成親後,王氏體弱,一直沒懷上,最後終於是在呂重三十一歲的時候有了身孕,生下了呂渙真,並且此後也再也沒能有孩子。呂渙真是呂重唯一的女兒,呂重對這個女兒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無比的寵溺。妻子去世以後,呂重更是把對妻子的愛都轉移給女兒了。用後世的話說,呂重是個不折不扣的女兒奴。

而看著呂重,呂渙真心裏也是十分的親切與信賴,仿佛她真的是被呂重養大的閨女。呂渙真想起自己在現代的父親,心裏又是狠狠地揪了一下。

“王大哥,你們也別傻站著了,讓軍士們把扁擔上的東西都放進庫房裏吧。挑這麼一路真是辛苦了。”呂渙真對著呂重身後的一個領頭軍士說道。

“不勞小姐掛心,王某這就去。”王石拱手說道,他是個五大三粗、極其健壯的漢子,年紀三十出頭,方方正正的國字臉長了一圈絡腮胡。一看便知道是個得力的軍漢。他便是呂重麾下另一名小旗,掌管著一半的家丁和三十個衛所兵。

“午飯做好了?”呂重笑眯眯地走進屋內,摸了摸女兒的腦袋。

“馬上就好,爹爹你等會兒便是。”

呂重搬了個凳子坐在廚房門口看著忙忙碌碌的女兒。

“有個小官做,回家能吃著女兒做的飯,這日子,給個百戶也不換哪!”

不一會兒,呂渙真把飯做好端了上桌。而呂重拿出了從縣城買來的糖,給了女兒一個驚喜。父女倆一邊吃飯一邊聊著今日在縣城裏的各種趣聞,好一副天倫之景。

傍晚時,呂重要趕在太陽落山前帶幾個家丁巡視一圈蓬東堡,呂渙真吵著跟去了,她想好好看一圈“自己”生活了十二年的地方。

呂渙真隨父親繞了一圈,看了個仔細。蓬東堡是個用土牆圍起來的小堡,更像是一個山寨,顯然不具備多少禦敵的功能,堡內戶數也不多。堡周圍多是崎嶇山地,容易開墾的地方基本上已經被開發成農田了。村中約百戶人家,耕牛卻沒有幾頭,況且地形複雜,田地勞作怕是大多要靠人力。堡中軍戶日子過的看來頗為清苦,不過好早家家都能有些田地,談不上形如乞丐,但透過軍戶們的臉頰還是能看出一些營養不良的痕跡。

呂渙真不是個小腳女子,她輕盈地跟在父親的身後,打量著蓬東堡的一切。

“明末的這個世道裏,能守住節操,不侵占普通軍戶的土地,也算得清廉了。”呂渙真心道。父親呂重的形象在她心裏又高大了一些。

巡視完了堡內,呂重一行人又去庫房內看了一眼。隻見那庫房內擺放了幾領鐵甲,還有數量多一些的鴛鴦戰襖。藤牌和長槍的數量倒是有不少,還有一些腰刀,隻不過一看就是疏於保養,很多長槍的槍頭和腰刀刀刃都生了鏽,藤牌也不知道能抗住幾下擊打。堡內士兵極少操練,穿著武具最多隻是去門口站崗,因此幾乎不注重保養鎧甲武器。整個蓬東堡,用武備鬆弛形容不為過。

“也是因為地處巴蜀地區,是大明內地。”呂渙真心想,“若是地處遼東還如此懈怠,怕不是早就被後金韃子夷平了。”

暮色降臨,父女二人回到家準備安寢。

“爹爹,幾日後便是端午佳節,您今日買這麼些貴重禮物是要去給知縣大人送禮嗎?”呂渙真問道。

“非也非也。”呂重擺擺手,“這次來的可是大官,是重慶府新上任知府大人,我今天買的這幾擔子禮,我自己還嫌輕呢!”

重慶知府?呂渙真的記憶裏,前幾日父親就說過端午節知縣要在縣城裏辦酒席,誰知道竟是要宴請下來巡視的重慶知府。對於呂重一個小小的總旗來說,這知府可是不得了的大官,確實是要好好的巴結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