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渙真隨著戚金一道走進了浙軍大營。一些剛剛參加過鬥毆的浙軍士兵們不懷好意地盯著呂渙真,不過有戚金在,這些士兵們也不敢做什麼。

“小娘子見怪了。”戚金說道,“我浙軍成軍不久,這些士卒鬥狠有餘,軍紀不足,實在令人頭痛。”

進了戚金的大帳。隻見戚金從一個上鎖的箱子中拿出一本翻得破破爛爛地書交到呂渙真手上,那書的封皮上寫著四個大字:練兵實紀。

“這是......戚少保的另一本兵書!”呂渙真歡喜道。

“沒錯,這正是戚帥在薊鎮戍守時作成的《練兵實紀》。”戚金得意的說道,“這本兵書沒有刊印,這世上持有者寥寥無幾。”

這《練兵實紀》的成書時間比《紀效新書》要晚,是戚繼光調到薊鎮後所作。由於戚繼光在薊鎮時的主要敵人是蒙古韃靼,因此《練兵實紀》大多記載了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各種戰法。對即將開赴遼東的呂渙真來說,對付蒙古的《練兵實紀》顯然比對付倭寇的《紀效新書》要管用得多。

呂渙真興奮地翻開書本,隻見這《練兵實紀》中小到行軍中如何挖掘廁所,打到排兵布陣、修建屯堡烽火台等等都有記載,簡直是北方地區作戰的百科全書。

呂渙真看得入迷,竟忘了身邊站著的戚金。戚金反倒不以為意,見眼前這個少女一打開兵書便如饑似渴地看著,反倒愈發欣慰,覺得呂渙真是個可造之材了。

“這本《練兵實紀》,我便贈與你了!”戚金笑道,“好好研讀,你年紀還小,為朝廷效力的時間還長,莫要荒廢了日子。”

“戚將軍,我一介女子身......”

“女子身又如何?”戚金苦笑道,“朝堂上袞袞諸公都是須眉男子,也不見他們敢效力沙場啊。”

已過花甲之年的戚金,自然是明白明朝官場的風氣的。想當年戚家軍是如何叱吒風雲,即使在戚繼光本人去世後,戚家軍也參加過諸如萬曆援朝這樣的大規模遠征,戰功赫赫。

可是在援朝歸來時,戚家軍由於拿不到朝廷允諾的軍餉,便組織起來鬧餉,最終竟被手無寸鐵地騙到薊鎮的校場上,為自己人的刀槍箭矢所屠殺殆盡。這便是萬曆二十三年的薊鎮兵變,從那是起,成建製的戚家軍便從曆史上消失了,隻有諸如戚金這樣曾經的戚家軍部將們散落在大明各地。

戚金是戚繼光的族親,又曾在戚繼光麾下效力。在戚家軍覆滅後,他的畢生理想便是重建這支充滿了榮光的部隊。可是大明文貴武賤,戚繼光在浙江每每為文官所掣肘,糧餉不濟,東南又無大規模戰事,自己更是沒有練兵的正當理由。m.X520xs.Com

歲月蹉跎至天啟朝時,曆史終於給了這位年過花甲的老將軍一個機會——練兵援遼。在朝廷的旨意下,戚金終於能夠放開手腳來訓練一支自己的軍隊,然而時間不等人,戚金隻訓練了這支浙軍半年不到的時間,便被命令匆匆帶兵援遼。

老實說,對於這支浙軍的紀律和戰鬥力,戚金都是不滿意的。雖說他們比普通衛所明軍要強許多,可終究達不到戚金這個老戚家軍的要求。戚金甚至覺得,如果這次援遼真遇上了東奴韃子,自己能不能平安脫身都是未知數。

或許是上天的安排,此時的戚金遇見了川中女將呂渙真。這個十七歲的少女身上有著一員名將的全部潛質:不拘一格、開明、善於變通、治軍嚴明等等。更重要的是她隻有十七歲,在十七歲這個年齡便能達到如此水平的,曆史上隻有霍去病這樣的頂級天賦將領才能做到。

川軍紀律嚴明,戰鬥力強,可終究不願意接納火銃,必將逐漸落後於時代;浙軍自戚家軍滅亡後,除了戚金自己,無人願意花時間編練新軍;而曾經的九邊精銳,現在已經軍閥化嚴重,守城尚可,與東奴野戰則萬萬不行。放眼整個大明,戚金都不知要如何將戚繼光的兵法傳承下去,直到呂渙真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