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晚輩懇請孫先生可憐我南路軍人困馬乏,出手援助則個!”呂渙真裝模做樣地對著身邊的孫一亮就要作勢下拜,後者趕忙站了起來,出手將呂渙真扶住。他雙手觸碰到呂渙真的瞬間,“男女授受不親”的大道理又在腦海裏浮現出來,如今眾目睽睽地看著,孫一亮的雙手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好不尷尬。

這也是呂渙真和沈貓兒事先商量好的計策之一,自己是晚輩,又是女子,單從身份來說處於弱勢,卻可以好好利用弱勢地位的長處,提一些對方不好拒絕的要求。

“小娘子萬萬不可如此見禮,折煞孫某了!”孫一亮好容易將呂渙真扶住,額頭上甚至都滲出了細細的汗珠。

“隻是韃子進城時,各家皆有些損壞,如今能拿出的東西不多......”

“這個好說。”呂渙真似笑非笑地說道,“韃子在城中肆虐,想必鎮江堡內必有通韃之人。過幾日晚輩便會叫軍士們在堡裏挨家挨戶排查,逮捕通韃之人,請諸位放心,我南路軍軍士必定秉公執法、秋毫無犯......”

如果說前麵呂渙真還在擺軟姿態像孫一亮等人請求的話,這句話可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了。通韃之人?堡內商人們幾乎人人都做過建州女真的生意,要說通韃,他們哪個不通韃?

若是真被安上個通韃的罪名,抄家肯定跑不掉。大戶們當然可以串聯本地百姓將南路軍們排擠出堡,然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南路軍軍士們真的秋毫無犯的基礎上,否則要是逼急了,這支在渾河硬抗韃子的武裝真的狗急跳牆起來,大戶們自己恐怕要玉石俱焚。m.X520xs.Com

若是指望耿仲明這個本地軍官站出來為大戶們說話,那也不現實。這是個認錢不認人的主兒,說起搶大戶來,他恐怕是最興奮的那個。

剛剛還沉默不語的大戶們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紛紛表示願意“為國投效”。呂渙真很快便得到了八百石糧食和二千兩白銀的承諾。比起抄家砍頭來,大戶們還是更願意出點血來買個平安。

不過好處也是要給的,商量完“投效”的事情,呂渙真又提出了個“理民局”的設想。眼下鎮江堡行政機構已經被完全破壞,不可能一直實施軍管下去。大戶們在本地威望很高,呂渙真建議他們與南路軍合作,建立一個“理民局”,作為南路軍與百姓溝通的渠道。

理民局的掌事自然由孫一亮與各大戶擔任,其中以孫一亮為首。百姓們有訴求可以直接來找孫一亮反應,由孫一亮負責與呂渙真溝通。平日裏百姓們若有糾紛,也可以來找孫一亮,由他斟酌解決。

這個理民局可就相當於半個衙門,而孫一亮的職權幾乎就相當於半個縣太爺了。對於一介商人的孫一亮來說,如此炙手可熱的權力怎能輕易放棄掉,立刻就滿口答應了,願意進入理民局當掌事的大戶也十分積極踴躍。他們雖說不是朝廷命官,可都想過一把官癮,紛紛被權力這把鉤子釣了起來。

附加的條件便是,所有商人們都不允許再與後金方麵有貿易往來,與朝鮮的和與大明內地的不受影響,甚至還受到一定的關稅減免。

最終,會議在雙方和諧友好的氛圍下結束了。盡管彼此有些明爭暗鬥,可呂渙真預想的劍拔弩張、唇槍舌劍並沒有發生。臉麵上都維持得很好。

呂渙真在這次酒席上的表現也給孫一亮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個十七歲的少女,麵對這樣的大場麵絲毫不發怵,反倒是充滿自信,給這些多年行商的老東西們上了一課。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孫一亮不斷地感歎道,心中反倒是有些後悔,早幾年是不是應該請個閨塾先生,也教教自己的小女兒讀書識字的。

“小娘子,咱們是不是有些便宜那些大戶了。”回程的路上,沈貓兒問道,“這理民局好似縣衙一般,豈不是會讓這幾家大戶把持了鎮江的局麵?”

“咱們人手不夠,普通的民間糾紛,叫他們去做也是減輕我們的負擔。”呂渙真回答道,“鎮江就這麼大,他們做什麼也瞞不過我們的眼睛,這個理民局,說到底也不過是為我們辦事的罷了。”

大戶們的問題算是圓滿解決,呂渙真回到守備官廳後,要繼續把精力放在堡裏的軍事力量上來。後金得到鎮江失守的消息,不會善罷甘休的,自己要做好為了守住鎮江而打一場惡仗的準備。

向京師報捷的問題,戰俘改造的問題、耿仲明搖擺不定的問題、孔有德一夥礦工的處理問題......一係列煩惱湧上心頭,蜂擁而來,呂渙真擠了擠鼻梁,覺得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不慌!一個一個來!”她自言自語地鼓勵了自己一句,隨後便坐在了書桌前,思考起對策來。

。您提供大神萬曆三十二年出生的奇女子的呂重呂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