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吸納後金統治區下的遼人難民就亟需提上日程。根據曆史,此時後金剛剛控製遼東,在其統治下的遼東漢人約有三百萬,可接下來在後金的奴役下,其數量將急劇下降,十年後遼東漢人便會隻剩下十幾萬人。呂渙真既然穿越到了明朝,自然不能坐視這樣的慘劇發生。
為了吸納遼東難民,東江的的糧食首先要足夠,為了獲得足夠糧食,就需要開墾足夠的耕地,如此如何劃分耕地、如何管理耕地又將成為新的問題......各種事務,千頭萬緒地向呂渙真襲來,她雖然隻是一介參將,隻有兵權沒有事權,可現在她孤懸海外,軍政兩手都要自己來抓。喵喵尒説
鐵山大勝之後,呂渙真在東江軍民心中的地位空前提高,然而精神的力量再強大也不能抵禦物質上的匱乏,百姓們在東江島上還住在窩棚裏,如此可不是長久之計,一旦遇上暴雨或者台風,必然要造成巨大的人員和財物損失。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建設運動開始了,三百人的東江軍全員出動化身臨時建築兵團,除此之外呂渙真又從百姓中征募了五百男丁加入到建設當中。鑒於整個東江島都沒有懂得城鎮規劃的人才,呂渙真隻能自己動手,用她那半吊子的水平粗略畫出了一副規劃圖來。
“呂......呂姐?”張鳳儀看到那規劃圖上的各種圖例迷惑不解,“你在紙上畫符幹什麼?”
“這叫圖例!什麼畫符......”
張鳳儀這樣的明朝人當然不會明白圖例是什麼,但是經過呂渙真耐心解說後也算知道了個大概。規劃圖上,呂渙真把哪裏修建居民區、哪裏做營房、哪裏做校場都畫得清清楚楚。
至於房屋的樣式,呂渙真設計了兩種,分別稱為a戶型和b戶型,然而她畫完才想起明朝人不懂英文字母,於是便給改成了甲戶型和乙戶型。
“家中三口人一下的分甲戶型,三口以上的分乙戶型,聽明白了嗎?”
於是施工在鐵山大勝後的第十天正式開工,沈有容留下了不少各類工具;至於磚石、木料、瓦片等原材料,呂渙真一律向對岸的鐵山購買——反正白銀握在手裏是不能吃不能用的,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手上有實物比手上有白銀要踏實多了。
而鐵山府尹杜範生不但沒有拒絕東江島購買建築材料的請求,反倒十分歡迎,他當然不會拒絕如此好的掙錢機會。生意很快便談攏了,杜範生還派出了兩名經驗豐富的匠師前往東江島協助工作。有了專業匠師的指導,一排排整齊的民屋很快就搭建了起來,接下來是軍營、校場等等設施。
到了一六二一年六月份,東江島的各類設施已經初具規模。除了民居、軍營等設施,呂渙真還額外修建了兩座建築——紅烈祠與忠烈祠。紅烈祠供奉的是自紅字營組建以來所有陣亡將士的排位,而忠烈祠則供奉了鎮江之戰以來所有新軍陣亡將士的排位,新組建的東江軍日後若有犧牲者,也將入忠烈祠供奉。
一六二一年六月十八,東江島舉行大祭,全島為戰死將士、罹難百姓舉哀。遼東淪陷後,太多百姓們失去了家中親人,這一日全島嚎哭之聲不斷,午時天空降下細雨,似乎為悼念戰死的英靈而流淚一般。
。您提供大神萬曆三十二年出生的奇女子的呂重呂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