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二 東江練兵(2 / 2)

石灰畫成的簡易跑道,木製的簡易單雙杠和運動器械,或跑或跳的軍士們......若不是軍士們都紮著明朝人的發髻,呂渙真幾乎以為這是現代的某座鄉村中學在上體育課。

事實上,在東江軍訓練的初期,有部分內容真的和中學上課差不多。為了給軍士們掃盲,呂渙真做回了老本行——教師。每天下午日頭最炎熱的時候,東江軍的軍士們都在“習文堂”內聽呂渙真講課,教軍士們識字。WwW.com

“一切繳獲要歸公。這句話裏麵的生字有四個,分別是......”

呂渙真用的是東江軍的軍紀來教軍士們識字。每日必須會讀會寫一句話也被納入了東江軍軍士們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之一。而對於紅字營的教官們,她們早就把軍規軍紀倒背如流了,呂渙真每教完一句話,教官們都會負責本隊軍士的檢查工作。一時間。東江島從鐵山購買筆墨紙的需求激增,讓朝鮮的文物商人們又發了一筆小財。

“灑家頭一次知道當兵要識字的!”孔有德私下裏對於呂渙真識字的要求十分不滿,“媽的,咱們殺韃子到底使用筆杆子還是刀把子?”

而自幼讀書的昌獻奇也是對呂渙真的舉措十分不解。像他這種放棄考學而從軍的讀書人在大明少之又少,在大明軍中莫說是大頭兵了,就是遊擊或參將也有不少是不識字的。識不識字,跟上戰場殺敵有什麼關係?

再說一般教幼童識字啟蒙,都是從《三字經》、《千字文》開始的,幾百年來儒生們皆是如此。呂小娘子拿著軍規軍紀上的大白話教軍士們識字,不怕以後亂了文法?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東江軍的訓練日日皆是如此。上午站隊列聽號令,然後是跑步和俯臥撐等體能訓練,下午是識字,背軍規軍紀,傍晚還要有跑步,這一天才算完。

八月底時,軍士們都休了月假各回家中了,聶權也返回到新蓋的房子裏。他們一家子對呂渙真很是感激,無論是分房子還是分田地,當兵的總是頭一個分,聶家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吃糧當兵也能成為人人羨慕的美差。

聶權被妻女迎入家中,溫馨的氛圍立刻包圍了他。灶台下的火已經生了起來,妻子已經開始準備晚飯了,而女兒則自覺地將父親身上的髒衣服脫下,在院子裏動手洗了起來。院子裏,十幾隻雞正發出咯咯地聲音散養著——這是聶嫂從聶權的軍餉中拿出三兩銀子從鐵山買來的,今天晚飯吃的雞蛋,就是這母雞所下。

“我告訴你啊,從朝鮮棒子那裏買東西可要當心了!”聶嫂一邊準備著晚餐一邊對丈夫喋喋不休地說道,“就這十幾隻雞,那棒子竟要收我十兩銀子,就是欺負我聽不懂他們說話,你說氣不氣?好在老娘機靈......”

“是了是了,我家媳婦兒最機靈了。”心中充滿幸福的聶權根本無心聽妻子在說些什麼,他此時正打著赤膊,從背後一把將做飯的妻子給抱住了。

“哎!死樣兒!幹什麼呢,菜要糊了!”

“糊就糊了吧,還是老子辦大事重要。”聶權不顧妻子甜蜜的掙紮,一把將她抱起來進了裏屋。曾經吃不飽飯、瘦骨嶙峋的聶權現在已經是個看得出肌肉線條的精實漢子了,聶嫂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男人竟然能夠把自己一把給抱起來,嘴中不禁發出一聲驚呼。

“爹?娘?”蹲在院子裏洗衣服的憐兒好奇地朝著堂屋望了一眼,見父親將母親抱進了裏屋,心中馬上便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她臉上浮現出紅暈,會心地一笑,哼著小曲兒,專心地洗起了衣服,一對兒雙丫髻上散落下的幾縷發絲,在和風中歡快地飄揚著。

。您提供大神萬曆三十二年出生的奇女子的呂重呂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