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二叔三叔,就藩去吧!(1 / 2)

“好了。”朱棣拍了拍手,下達了最後的指令。

“夏原吉,你是戶部尚書,做好調配,種植新糧所需要的任何東西必須要一路暢通,不得有誤。”

“微臣領命。”夏原吉躬身拱手,毫不遲疑的領了命令。

他夏原吉是扣沒錯,但他扣的都是有道理的,都是在能扣的地方扣,相反若是必須要花的錢他從來都不會卡著。

糧食問題有多麼重要這個不需要多說,夏原吉自然是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犯迷糊。

不對,人家也沒犯過迷糊。

“金忠,回頭你兵部負責調人守衛,這不是小事,每個人都要審核到位,若是出了岔子……”

說到這裏,老爺子眯了眯眼睛。

有些話不必多說,在場的人沒有傻子,誰都懂。

“若是出了岔子,微臣提頭來見!”金忠很是爽快,直接立下了軍令狀。

軍令狀從來都不是隨便立的,像糧食這麼重要的事情更是,而畝產超過千斤的糧食就不用說了。

這種顛覆性的糧食能夠讓很多人鋌而走險。

說句實在的,就連朱瞻垶都沒有多大把握,俗話說財帛動人心,這畝產千斤的糧食若是被拿出去了,那得個一世的榮華富貴是不成問題的。

想象一下,你拿著這糧食,遠了不說,就說暹羅吧,送給暹羅國王,就說畝產千斤的糧食種子換我一世榮華富貴,你猜暹羅國王會不會答應?

大概率是會答應的,時候會不會翻臉不認人這個不提,但就這個誘惑就沒人能拒絕得了。

所以說,當這個計劃定下的時候就注定要麵對重重阻礙,兵部的守衛工作也是相當的重。

白天要看,晚上要看,不僅要看著外人,還得看著自己人別監守自盜。

在連自己人都不能盡信的時候,完成任務就顯得尤為的艱難。

老爺子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

“老二。”

“兒臣在。”對於自己也被點到了這事兒漢王有些驚訝,但反應還是很快的。

“回頭你跟老三商量一下,你們倆帶著三千營和五軍營輪番值守,盡量把人都調配開,不要出現那些不該出現的事情。”

“兒臣領命。”漢王和趙王一同應聲。

“好了。”目前想到的都吩咐到位了,朱棣自己也鬆了一口氣。

“事情就先這麼定著,日後若是出了變故那就再做應對,今日談話的內容有些必須說,有些能說,有些不能說。”

“大家也都是朝廷的老人了,懂的都懂,就不再強調了。”

“行了,該散的都散了吧。”

“臣等告退。”

夏原吉和金忠領命離開,內閣雙楊也準備跟著,但卻被流了下來。

“二位請稍等。”開口的是朱瞻垶。

內閣雙楊停下了腳步,夏原吉和金忠也愣了一下,但在反應過來不是叫他們後就加快腳步離開了。

既然是特地留下,那就代表有些事情他們不能聽,最起碼也跟他們沒什麼關係。

“事情到現在隻能說是完成了一小半,除了要等待的之外,還有另外一部分任務也得去做,這個就得勞煩兩位了。”

“殿下哪裏的話。”內閣雙楊趕忙躬身行禮。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等定當竭力完成殿下交待的任務。”

“二位不必緊張。”朱瞻垶見雙楊有些緊繃,邊出言撫慰道。

“方才我也說過了,這三種糧食有兩種都有缺陷,雖然是可以解決的,但這等消息若是傳出去了那還是會造成影響的。”

“別的不說,若是不傳出去,那百姓們的熱情會很高漲,可若是傳出去了,那百姓就會保持觀望態度。”

“畢竟對於我們來說可能隻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情,但對於百姓來說卻是一整年的生計,他們不敢隨便去賭,因為他們會害怕那所謂的問題出現在他們的身上。”

“到時候,他們就得麵臨家破人亡的境地。”

“殿下所言甚是。”內閣雙楊也是點頭讚同。

他們剛才一直想說,但卻找不到合適的機會開口。

百姓都是很保守的,他們想要高產的糧食,但又不願意承擔風險,這不是偷奸耍滑趨利避害,實在是因為他們賭不起。

紅薯和土豆的缺點就是會隨著耕種的次數越來越多導致逐年減產,但百姓們可不管這些,往往他們在聽到這種消息後第一個擔心的就是會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以後?既然是有問題的種子,那誰又敢確定就一定會是某個時間段出現問題呢?

對於百姓而言,地裏的產出就是他們一年的生活來源了,他們不能賭。

“其實二位不必擔心,我既然大費周章的讓鄭和他們將這些東西帶回來那就說明有辦法解決,而且時間不會太長。”

朱瞻垶笑著安慰雙楊,畢竟事情還得他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