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家第三代三兄弟裏,最慘就是餘文亮。但他從來隻抱怨命運不公,並沒有反省。以至於跟他從小一起長大的餘文陽也懶怠搭理。餘文陽是條漢子,沒文化,幹最苦最累的活,硬生生在玉明市買了房子站穩了腳跟。現在兩個兒子都在玉明市上學,變成了城裏人,是餘家的驕傲。跟餘文亮相比,他更像大家印象中的農民,沉默、耐勞還有些莫名其妙的執拗。比如說他一直看不慣餘文佑滿身書卷氣,他送兒子讀書,但討厭跟文化人打交道。心裏還有些自得,你能讀書又怎樣?現在連靖安縣的房子都買不起,老婆都不敢帶出來,有什麼好拽的!
餘文佑沒理親戚們,霸著chuang邊最好的位置坐著。他跟奶奶的感情是逐步加深的,是手打年糕和繡花鞋墊這樣的小東西裏累積的祖孫情,濃鬱到如今的難舍難分。餘奶奶睡的很香甜,可所有人都知道,再過不多久,想看她睡著的樣子都不能了。又一個親人即將離世,就算理智上知道是喜喪,餘文佑也難過極了,他的親人緣薄的看不見,自然珍惜奶奶。卓道南一直在身邊沒有說話,醫院裏的醫護人員來來往往都要多看一眼,不知道卓書記跟這家人是什麼親戚,居然也陪夜。餘家人反倒不稀奇,大概是看習慣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過,天空漸漸泛起魚肚白,餘奶奶突然從chuang上坐起,念道:“今日得病今日死,莫磨哪一個!”
餘文佑嚇了一跳,緊接著是心酸,從餘奶奶八十開始,偶爾感冒她就會念這一句話。因為不想拖累兒孫,所以寧可得病即死。餘文佑忙俯身勸道:“奶奶,你沒得病,就是累了些,明天就好了。”
餘奶奶伸手仔細o著餘文佑的臉,又o他的手,還是那麼柔.軟,十指修長,是彈琴寫字的手,不是做事的手。她們一家子都是農民,隻會幹粗活。隻有這個小孫子可以寫字,可以在養老院替她掙麵子。她的確好麵子,也的確心疼身體不好的小孫子。年歲越大,她越後悔往事。因為馬上要見到早逝的次子,她害怕次子的質問,害怕沒法交代。可現在好了,小孫子好久沒生病啦,小孫子有人照看啦,那人還當官呢!可以大大方方的去見兒子咯。想到此處,又對卓道南招招手,待他過來後,高興的把手腕上不值錢但帶了一輩子的石頭鐲子交到了他手中。渾濁的眼睛仔細的看了看每一個孩子,布滿皺紋的臉忽然綻放了一個幸福的笑容:“斌……斌……接我享福去咯!”然後永遠閉上了眼睛。
餘文佑怔了半分鍾後,抓著奶奶的手嚎啕大哭,剛才奶奶是清醒的,o他的臉和手是在確認是不是被“伺候”的好。因為很好,把鐲子傳給了他最認可的“媳婦兒”。曾經怨過,孤兒寡母被欺負時,老太太一句話都不說,可了解她以後就再也怨不起來。她是如此疼孩子,每一個孩子。哪怕不在身邊長大的自己,都疼到骨子裏,臨死還惦記著他有沒有做家務。她想要每個孩子都好,隻是不知道怎麼協調,隻會用最笨拙的方式愛著。愚昧、落後、無知,可是奶奶真的很疼他,比媽媽還疼他……
餘文佑哭的聲嘶力竭,又一個親人離開了他。他不想!喜喪都不好,他就是想要奶奶一直活著,就是想要一個血脈至親陪著他而已……好不容易經營了十來年,又沒有了!
卓道南等了大約五分鍾後,把鐲子遞給痛哭中的餘文佑。他不能亂說話,眾人當前更不能用平日的方式去安慰。當然按照他對餘文佑的了解,愛哭是有一點,但從來不會脆弱。遞鐲子隻是一個提示,提示餘文佑不要太傷心,因為不管如何他都會陪著他,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