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少年,考進士吧(1 / 2)

“善,大善。”朱一馮聽得心頭火熱,笑著輕輕撫掌。

半輩子宦海沉浮,他見過的官員形形色色。其中九成五以上都是讀書人,擁有舉人以上功名。

然而,真正做到“識禮節,明大義”六個字的讀書人,恐怕加起來都湊不夠一巴掌。

韓慶之開辦的這所學堂,不求培養舉人、進士,隻求教孩子“識禮節,明大義,於國於民有用”,宗旨可真是正對了他的胃口。

“韓守備雖然是武將,這份胸懷氣度,卻不遜我等讀書人分毫。”

“早就聽人說韓守備憂國憂民,今日一見,傳言果不我欺!”

……

見朱一馮都替韓慶之開辦學堂之舉撫掌喝起了彩,追隨朱一馮來定海屯“視察”的眾位官員,豈有不跟進的道理?紛紛邁步上前,將誇獎的話一筐接一筐朝韓青懷裏扔。

韓慶之聽了,趕緊謙虛地擺手。正準備再說幾句場麵話,就帶著大夥離開。耳畔卻又傳來了另外一陣郎朗讀書聲,“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他心中靈機一動,果斷閉上了嘴巴。眾官員們聞聽,臉色也俱是一凜。立刻停止了誇讚,帶著幾分感慨的模樣朝著學堂內觀望。

目光透過明瓦,可以看到是教書先生剛剛講完了《幼學瓊林》卷一中的天文篇,開始考校孩子們昨天布置的背誦課業。

學堂中的孩子有大有小,大的十一二歲,小也就五六歲,卻都非常認真地將文天祥的《正氣歌》,一句接一句背了出來。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

雖然聲音頗為稚嫩,卻將韓慶之先前所說的辦學宗旨,完美地展現!

朱一馮為人沒啥擔當,權謀手腕在官場中也隻能算二流。但是,他卻對自己的儒家君子形象,格外珍惜。

此刻聽了孩子們齊聲誦讀《正氣歌》,心中立刻想起了自己當年剛剛金榜題名之時的豪情壯誌,緊跟著,心中若有潮水翻滾。

再看其他大小官員,無論真假,也全都滿臉肅然,不敢發出任何聲音,甚至連呼吸都腳步,都盡可能地加以控製。

仿佛自己不小心喘了幾口粗氣,或者腳步聲變大,就會冒犯了古聖先賢們的在天之靈一般。

直到整首《正氣歌》背誦完畢,屋子裏的教書先生,開始詳細為孩子們講解詩裏邊涉及的典故,眾人才齊齊鬆了一口氣。

原本挑剔的目光,也迅速變得柔和了一大半兒。

“這個學堂可取了名字?”朱一馮心有所感,扭過頭,向韓慶之低聲詢問。

眾官員聞聽,目光裏立刻又湧出了幾分羨慕。

誰都知道,韓慶之這座學堂,辦到朱巡撫心裏頭去了。

隻要韓慶之再聰明一些,順水推舟請朱巡撫給學堂賜個名,今後定海屯的學堂,就會成為整個福州,甚至整個承宣布政使司的“風水寶地”。

這裏邊的蒙童將來去考秀才,被錄取的機會將遠遠超過其他學堂出來的同齡人。

誰料想,看似聰明的韓慶之,反應卻忽然變得遲鈍了起來。聽到朱一馮問學堂的名字,立刻笑著回應,“取了,不滿巡撫您說,卑職可是費了好大的勁兒,才從幾十個備選名字裏頭,挑出了一個恰當的來。”

爛泥扶不上牆!登時,許多官員眼睛裏的羨慕,就變成惋惜或者鄙夷。而韓慶之的頂頭上司楊萬裏,則急得麵紅耳赤,恨不得掐著韓慶之的脖子,讓他把剛剛說出來的話給吞回去。

說來也怪,見韓慶之根本沒理解自己的想法,朱一馮卻絲毫不覺得羞惱。反而覺得對方頗有赤子之風。笑了笑,故意低聲詢問,“挑了這麼久,那你何不說說,大抵是什麼名字?我看這學堂前,沒有掛匾額,還以為你忘了給學堂取名字了呢。”WwW.com

“目前隻有一個學堂,所以,就取名叫做行知堂。”韓慶之絲毫不怯場,麵對正二品禮部侍郎,福建巡撫朱一馮,侃侃而談,“取的是知行合一的意思,希望孩子們不但能讀書明理,還要做到行為與所學一致。”(注:明代巡撫,加了侍郎頭銜為正二品,否則為從二品。)

“好,好!”朱一馮聽了,再度高興地撫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這個名字有氣魄,韓守備也的確有眼力。”

“就是卑職的字太醜了,所以一直沒敢寫匾額。”韓慶之忽然又開了竅,訕訕地拱手,“卑職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巡撫恩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