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少年,考進士吧(2 / 2)

“說吧,隻要與不違背國法與公序良俗,老夫就可以答應。”朱一馮心有靈犀,手捋胡須,輕輕點頭。

“那卑職就僭越了。還請巡撫為學堂提寫匾額,以鼓勵蒙童們認真向學。”韓慶之接過話頭,長揖及地。

“好,老夫就成全了你。”朱一馮毫不客氣地受了他的全禮,然後吩咐筆墨伺候。

立刻有親兵躡手躡腳地走進學堂,跟教書先生去借筆墨。那教書的先生姓李,單名一個方字,乃是個屢試不中的秀才,讀書讀成了高度近視眼。

先前隻察覺有一大堆人站在了學堂外,還以為是前來購買香煙的商販,故意附庸風雅。所以他才刻意安排學子們將《正氣歌》給背誦了出來。

此刻聽聞,來的是曾經的二甲進士,福建巡撫朱一馮,他頓時慌了手腳。一邊抬起衣袖抹汗,一邊親手將筆墨獻上。

“你教的很好,讀書人肚子裏就應該有一腔正氣。特別是開蒙階段,一定要扶正祛邪,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正氣的種子。”朱一馮見多識廣,也不計較教書先生李方剛才的怠慢,接過毛筆,笑著鼓勵。

“撫台過獎了,學生不勝慚愧!”李方被誇得骨頭都輕了三分,紅著臉拱手。

朱一馮聽了學生兩個字,立刻知道他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笑了笑,再度輕輕點頭,“並非過獎,老夫剛才聽你指點蒙童,很多說辭,都與儒家精義相合,想必下過一番苦功的。來年又是大比之年,你何不再下場放手一搏?即使一時不慎,發揮不出平素的半成水準,終究也是盡了全力,心中不留遺憾。”

“多謝撫台鼓勵,學生一定不辜負您的期待!”李方聽了,被感動得渾身顫抖,含著眼淚,畢恭畢敬地行禮。

眾隨行官員以目互視,都從彼此臉上,看到了幾分困惑。

李方教書教得的確不錯,但不一定時文就做出色。

而舉人考試,縱然在福建這文教不興之地,也是上百名秀才裏頭才能錄取一個。(注:時文,就是八股文。)

所以,每屆中舉者,非但八股文要做得有功力,運氣、家世、人脈,也要夠分量才行。寒門出貴子,早就淪為對讀書人的安慰之言,在福建,甚至整個大明,近三十年都沒聽說過一個。

再看那李方,又何德何能,竟然憑著教蒙童背了一首正氣歌,就博得了巡撫的親口嘉勉?

有了巡撫朱一馮這幾句話,隻要他考得不太差,哪個主考官,又能再因為他家世一般,缺乏人脈,就將他拒之門外?

換句簡單的話說,巡撫朱一馮今天等於親手送給李方一個舉人功名,就看他本人接不接得住!

然而,令眾人看不懂的事情,緊跟著就發生了。

隻見那福建巡撫朱一馮,提起筆,龍飛鳳舞地寫了兩個大字,“行知”,然後將筆朝臨時搬來的書案上一放,笑著向韓慶之說道,“還有你,韓守備。你既然能說出知行合一四個字來,想必知道其出處在哪。當年樂山居士可是文武雙全,以軍功封新建伯。你既然以樂山居士為楷模,何不也下場一搏?”(注:樂山居士,是王陽明的別號。)

“考進士,我?”千算萬算,韓慶之沒想到朱一馮居然對自己提出了如此離譜的一個要求,頓時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夫誇你有些本事,你就真的不知道自己斤兩了。”朱一馮心情正好,笑著搖頭數落,“今年匆忙下場參加童子試,明年便能金榜題名者,古往今來,能有幾人?”

韓慶之聞聽,愈發滿頭霧水,瞪圓了眼睛無法回應。

看出他是真心不懂,朱一馮笑了笑,繼續補充,“武科不同於文科。按本朝規矩,你已經是實職守備,就不需要再考童子試了。剛好今年十月有舉人試,老夫的意思是,你盡可以去放手一搏!”

稍稍給了韓慶之一點時間消化,他略作停頓,繼續耐心地點撥,“而武科會試,每隔三年才有一次。去年剛剛考過,你即便本事再大,想考武進士,也是後年的事情了。這期間,你剛好把自己的短板補上一補。我朝雖然也講究,功名但在馬上取。然而老夫卻以為,還是科場走一遭,博個金榜題名,才是正途。”(注:武科,明代武科不受重視,但武科一直存在。著名的武舉人有熊廷弼和俞大猷,史可法則高中過武進士。)

。您提供大神酒徒的崇禎,師叔來教你做皇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