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一半,他乖巧地閉上了嘴。
“隻是什麼?”
朱棣緊緊盯住兒子。
“隻是……”朱高燧猶豫一下才開口說道:“兒臣派人查了一下,山東段的運河似乎並未發生水患……”
“你的意思是人禍?”
朱棣的眼中充滿殺機。
假如漕糧延誤是有人故意為之,那朱高熾的嫌疑就顯得更為突出。
朱高燧囁嚅片刻道:“兒臣還在徹查。相信此事與皇兄無關。”
“你們倒是兄友弟恭。怕不是他已經許給你什麼好處吧?”
朱棣突然對小兒子也產生出懷疑。
朱高燧連忙跪倒道:“兒臣不敢。兒臣隻是怕被人指責汙蔑皇兄!”
“有朕在,你怕什麼?”
朱棣對他的答複很不滿意。
朱高燧小心翼翼地抬起頭道:“父皇明鑒。當年,以金大人和謝縉為首的朝中重臣一力支持皇兄為儲。兒臣怕他們在背後詆毀,令臣失去您的寵愛。”
“還有道衍吧?”
朱棣猛然想起那位黑衣宰相。
但道衍的功勞實在太大。即使身為周林的師父,隻要不參與謀反,朱棣也不好輕易動他。
沉思片刻,朱棣朝門外吩咐道:“讓黃淮速來見朕!”
門外的小太監急忙領命,一路小跑地去請黃淮。
不一會兒,黃淮急匆匆地進入禦書房,躬身聆聽聖訓。
“起草聖旨,朕要易儲!”
晴天霹靂般的口諭讓黃淮和朱高燧同時愣在當場。
“陛下不可!”
等反應過來,兩人先後跪在地上。
隻不過,朱高燧的心裏已經樂開了花。
“你們想抗旨不尊嗎?”
朱棣的臉上露出不容置疑的神色。
“臣……臣……遵旨!”
黃淮最終敗下陣來,趴在地上寫出一道聖旨。
看完草擬的旨意,逐漸冷靜的朱棣朝黃嚴擺手道:“去將所有內閣成員請來。朕要跟他們商議一番。”
“奴婢遵旨!”
瞥了一眼略顯失望的朱高燧,黃嚴急忙去請眾臣……
一番激烈的討論過後,朱棣暫時打消易儲的念頭,改讓黃淮擬了一道申飭太子的旨意送往京城。
在眾人沒有注意的時候,黃嚴悄悄將黃淮先前寫好的聖意塞進袖筒。
等朱棣說要一個人靜靜的時候,黃嚴跟朱高燧一前一後的來到無人之處。
“殿下,剛才的那份聖旨已在奴婢手中,隻要加蓋印璽便可生效。您看……”
“不急。”
朱高燧警惕地朝四周看了一圈。
見四周的確無人偷聽,他湊到黃嚴的耳邊,壓低聲音道:“本王讓你給父皇添加的香料可曾持續使用?”
黃嚴點點頭道:“放心,奴婢一直在用。除了在湯水中添加,奴婢在陛下的茶水中也適量添加了一些。”
“那就好。等父皇臨終之時,咱們再亮出這道聖旨。到時候,任何人都無從對證。”
說完,朱高燧的臉上露出幾分猙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