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之中,剛完成公務回到京城的金忠一臉焦急地看著朱高熾。
“殿下何故抓捕方博和韓瑞?您知不知道,此舉無異於與淇國公割席斷義!”
“孤何嚐不知此事?可運糧失期的風波尚在,孤很擔心父皇懷疑。而且,孤也不想讓周林利用他們控製京城。”
離開北平兩年,朱高熾迅速發胖,已經到了必須要人攙扶的境地。此時,他的額頭上不斷冒出熱汗,頭頂上隱約有熱氣蒸騰。
聽到太子的答複,金忠忍不住以手撫額道:“殿下啊!如果需要抓捕這些人,陛下為何不派人送來旨意?”
朱棣可以允許朱高燧在背後做手腳,卻依然心存僥幸。如果不是朱高熾擅自動手,朱棣已經想好把黃嚴和茹常當成奸佞交給周林。
可現在木已成舟,朱棣不得不硬著頭皮跟周林死磕。
聽說此事,金忠當即認為朱高熾的太子之位恐怕不保。
同時,金忠也為朱高熾得罪周林而感到惋惜。
你可以與周林動心眼,卻絕對不能背叛;你可以與周林為敵,卻不能在背後做些見不得人的事情。
鑒於朱高熾的相關行為,周林很可能將罷免朱高熾的太子之位作為罷兵的條件之一。
見金忠愁眉不展,朱高熾溫言安慰道:“北平大軍已經超過五十萬,孤相信父皇能夠擊敗周林。”
“殿下!”金忠聞言大急,從懷中取出軍報遞給朱高熾,“周林已經攻到德勝門。如果不是故意放手,陛下危矣。”
看完軍報,朱高熾疑惑地問道:“他為何要放手?”
“殿下糊塗!”金忠急得直跺腳,“您現在應該想辦法重新交好淇國公,而不是去問他為何沒有改朝換代!”
朱高熾微一皺眉道:“您覺得他可以成事?”
“為什麼不能?”
按捺不住怒火的金忠大聲咆哮道:“所有北方重鎮都與淇國公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隻要一聲令下,甘肅、山西、陝西、山東和烏斯藏都可能舉起反旗!屆時就算大明不滅也隻剩下半口氣!”
聞聽此言,朱高熾的胖臉在緊張和驚訝中不斷抽搐。
現在的他還略顯稚嫩,並非那個與父皇、兄弟爭鬥十數年的大齡太子。
“父皇為何不調換那些叛臣?”
半晌,他支支吾吾地問了一句。
金忠恨鐵不成鋼地看著他道:“有周林在,那些人原本是您的助力。陛下也正是因此才任命您為儲君。可現在,陛下也不敢輕舉妄動,隻能盼著和那些人相安無事。”
當初,朱棣正是看出朱高熾可以通過周林控製軍方,才逐漸打消立朱高煦為儲的念頭。
眼下,朱高熾將手中的鋼刀主動還給周林,順帶讓朱棣落入下風。
“此外,自卞元亨、施耐庵等人在江南替周林造勢。天下文人已經逐漸接受心學並大有奉其為圭臬的意思……
經過幾次治水和大力推廣農桑,周林在普通百姓心中已經封神……凡是實施攤丁入畝的地區,無人不盼著周林入主朝堂……
您難道還認為他成不了事?或者說,您真相信皇權天授的說法?”
國之將滅。
金忠顧不上太子的顏麵,直接道出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