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桓望著秦始皇那刺穿心房的目光心,中一愣:自己的臨時起意所畫的圖紙難道被始皇帝看出是剛畫!不可能!。炭筆不像沒有墨跡不能判斷出所畫時間。不能隱瞞,更不敢如實回答,唯有向秦始皇低頭抱拳道:“陛下恕罪!”
“哈哈哈!”秦始皇大笑指著蔡桓說道:“此子頗有急才!”當即詢問起圖中的鋼鐵大橋如何建造。
蔡桓把趙高所舉的圖紙給秦始皇一一說明:“此橋取名“大秦帝都鹹陽橋”,該橋在渭河河道上深埋橋樁十六排一百一十二根,每排間距三至六米,每排橋樁為七根。橋麵長306米,寬12米。。。”解說完結構後話語一轉,提起整個關中宮殿為何如此排布,蔡桓就避重就輕地解釋天上星宿的排列與鹹陽的對應位置。
把秦始皇被說得滿心歡喜隨意問道:“你對鑄造建築見解獨到,今日朕在雲陽城囤積大量銅器,可有提議?”自數月前命天下郡縣收繳兵器後,已經堆在雲陽城的囤積了大量銅製武器,如此巨大數量的銅鐵兵器,要熔鑄成何等物件,才能全部消受淨盡?
蔡桓雖然不明白秦始皇為何要鑄造十二銅人,若是能向始皇帝進言大量鑄造犁鏵以助牛耕必定是一項善舉。如是啟奏道:“啟奏陛下,雲陽城的大量銅器彙集,若大量鑄造犁鏵以助牛耕,部分無償分發邊遠郡縣鄉野,部分用於官市出售,必定是於民有益,請始皇帝恩準!”蔡桓終於能近距離和秦始皇談論治國方略,正是他生活了十數年對秦國律法和官員管理製度的推崇,不希望這個年輕的帝國消失在曆史長河裏,所以決定試圖做出努力向秦始皇建言。
秦始皇對這個三番四次在麵前表現的年輕人生出一絲好感,聽後對丞相隗狀問道:“丞相以為如何?”
隗狀出列說道:“鑄造犁鏵以助牛耕無償分發容易誘發民眾惰性,不宜;而官市出售,官府得利,則有違息兵安民大義,也不宜。”
將軍王賁也上前說道:“啟奏陛下,若大量犁鏵流入民間,事實上超過了耕田所需,不法世族若再從民眾手中收買,進而秘密打造兵器,豈非自種禍根?”此議一出,眾臣嘩然,自然而然地否決了蔡桓看似正當良善的出路。
這時李斯出列啟奏道:“啟奏陛下,可仿鑄九鼎,永鎮鹹陽。”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秦始皇問道:“有何說法!”對此提議無可無不可,已經下令收繳天下兵器鑄造了十二金人,正是可比三代天子信物了。
“呂不韋滅周時,九鼎業已神秘失蹤,如此龐然大物能神秘失蹤,必是天意無疑,天意使九鼎消遁於人間,今日始皇帝陛下定鼎中原,可鑄九鼎!”李斯見眾人正紛紛點頭,繼續說道:“秦一天下開萬世先河,改正朔定國運,一切自成嶄新法統。”
隗狀啟奏道:“九鼎縱然神聖,終為天子之信物,大秦皇帝超邁古今,何能仿效三代天子信物而獨無創新乎!”敬天法地順乎自然的理念依然根基深厚,此論一出,於情於理於傳統,皆是赳赳雄辯,連原本無可無不可的秦始皇也沒了話說。自然而然地,熔鑄九鼎也行不通了。
趙高也出列啟奏:“陛下,鑄造六條十餘丈長的巨鯨,安置在蘭池宮的蘭池水景中,與那條石鯨相輝映。”此提議一出,趙高更遭非議。
“中車府令隻是適合為陛下驅車不可莽議國事。”蒙毅不屑地說道:“以銅溺水,暴殄天物,荒誕之尤!銅鐵入水必鏽蝕,與白玉巨鯨完全不能同日而語。”這個提議被直接否決了,趙高對蒙毅的恨意更濃。
秦始皇最後以此事以後再議,並對蔡桓做了一番口頭嘉獎結束了這次對木製大橋試驗運輸百噸金人的觀禮,郎中令李由率領隊伍返回鹹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