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觀眾是上帝視角,清楚的知道父親‘劉培強’,為了讓兒子好好活下去,健健康康的長大,付出了多少努力。
“所以,觀眾無法同情‘劉啟’,那說明觀眾很棒,他們已經在學著去理解他們的父親,這就是電影希望給觀眾的東西。”
謝蘭:“在我們節目的官網,公布新一期的嘉賓是你的時候,也發起了問題征集活動,接下來這個是觀眾提問最多的問題,你小心咯。”
方醒:“請問。”
謝蘭:“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前,網絡上曾經出現過,關於這部電影裏提到的行星發動機,無法推動地球飛出太陽係的話題。
“並且有一些比較硬核的網友,用公式計算過,《流浪地球》裏的方案,根本無法實施。
“對此你怎麼看?你們的主創團隊,是否有論證過這個問題?”
聽到這個問題。
方醒笑了笑,說道:“這個問題,我不止聽到過一次了。在首映發布會上,還有記者問過。
“不過,之前我都沒有正麵回答過這個問題,既然來到了《電影人》,那就正麵回答一次吧。
“是的,關於‘流浪地球’計劃,我們主創團隊和航天領域的陳遠舟教授,探討過這個話題。
“也簡略的計算過,以現在人類的科技,把所有能源都用光,都很難將地球推離太陽係。
“所以,我們在探討的時候,提出了引力彈弓,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讓地球獲得飛出太陽係的逃逸速度。
“相對來說,引力彈弓方案,可行性要大很多。
“不過,靠行星發動機的動力,要調整地球軌道靠近木星,所需要的時間,需要用億年了計算。
“也就是說,如果非要從科學層麵論證‘流浪地球’計劃,那確實很困難。
“當然,我們的論證過程,遠沒有這麼粗淺。
“陳遠舟教授還計算過,更強的科技下,推動地球離開太陽係的可能性。
“如果人類掌握反物質科技,並且地球生態不會被行星發動機破壞的話,其實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反物質科技對現代人類科技來說,還太過遙遠。
“《流浪地球》並不是星際戰爭題材的科幻片,而是人類麵對太陽危機的災難片。
“所以,電影一開始就設定好了一點,那就是人類擁有推動地球飛出太陽係的能力。
“故事在這個基礎上,慢慢構建起來。
“每一部作品,都會有一個文眼。
“而‘流浪地球’四個字,就是這部作品的文眼。
“打個比喻,‘流浪地球’四個字就是一碟醋,整部電影都是為了這碟醋包的餃子。
“用一句很文藝的話來說,這就是科幻的浪漫。”
謝蘭:“方導的解釋很深刻,發人深省。《流浪地球》如此成功,可是故事似乎才剛剛開始,還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那麼《流浪地球》是否會有續作?”
方醒點頭答道:“有的,會有第二部。”
謝蘭露出驚訝表情:“哦?真的有第二部,是否已經籌備。”
方醒答道:“那倒沒有,沒那麼快。不過,這個故事需要第二部。”
謝蘭:“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流浪地球》第二部,又會有怎樣的精彩。”
……
這期央台的《電影人》訪談播出之後,成了三年來收視率最高的一起。
節目播出之後,一條新詞條衝上熱搜。
【流浪地球,科幻的浪漫。】
熱搜內容就是方醒在訪談節目上說的那段話。
這個話題,頓時引起了很多觀眾的共鳴。
特別是喜歡科幻作品的觀眾,內心都因為這句話而澎湃。
【是啊,這才是科幻應有的浪漫。“流浪地球”四個字,就是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至於科學層麵能不能做到,那是科學家的事,不是電影人的事。】
【為這份浪漫,說不得要去二刷了。】
【小破球有第二部啊!忽然就激動了。】
【距離《流浪地球1》上映已經過去25天,還有5天就下映了,第二部也差不多該上了。】
【樓上的,我賭五毛錢,這電影鐵定延期。】
【延期也就一個月,那第二部下個月上映,我也勉強同意了。】
【方醒:生個孩子還得十月懷胎呢。你們當我能直接把第二部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