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豔陽下,一席青衫的王修負手立於轅門之前,以淡然的神情仰望片片流雲自碧空掠過。可他的身後一幹隨從卻在以畏懼的眼神打量著麵前長戈林立、旌旗招展的營寨。其實無怪乎王修的隨從會有如此反應。就在三天前的清晨,約莫三千兵馬驟然出現在了高密城外,驚得城內百姓紛紛緊閉門戶不敢出城。身為高密縣令的王修自然不能坐視不速之客兵臨城下,於是便派出使者質問對方來意。哪知對方給他的回複卻是,“奉青州典曹都尉蔡府君之命,前來高密縣護送糧道。”
青州典曹都尉蔡府君?青州典曹都尉是誰王修並不認識。但他卻知曉整個青州能被稱為蔡府君的隻有一人,那是東萊郡的幼婦太守蔡安貞。且全青州的人也都知道東萊的少女府君去年剛去鄴城拜會過右將軍袁紹,因此這會兒的東萊兵是在為誰護送糧草也就不言而喻了。其實王修本人並不認為北海該摻和進袁、田兩方的刺史之爭。但是以其對主公孔融脾性的了解,北海卷入青州之戰乃是早晚的事情。而且北海必然會占在田楷那一邊,因此就算此刻北海尚未同東萊正是開戰,在王修的眼中城外突然冒出的這群東萊兵也已成了敵軍。
而之後事件的進程也果不出王修所料,這群東萊兵隻花了一夜的時間就在高密城外建起了眼前這座軍營。不僅如此營寨內的東萊兵還將高密城通往外界的各個道口封得水泄不通。但凡有人進出城池都需經過東萊兵的嚴格盤查。倘若人數眾多,那直接就會被對方“禮送”回城。
事實上,倘若東萊兵敢攻城,王修完全有自信令其铩羽而歸。但對方顯然並沒有攻城的意思,甚至都沒有向高密征糧或挑釁。麵前的這支東萊兵隻是借著護送糧道的名義將高密圍成一座孤城而已。不可否認,三千兵馬攻城或許捉襟見肘,可圍城卻綽綽有餘。而王修手裏的那八百兵馬守城尚有餘力,但突圍則力不從心。
這等詭異的對峙大約持續到第二天,心思縝密的王修便已意識到對方並不是想攻占高密,而是故意要將高密與外界隔絕,更為確切點說是要將他王叔治封堵在高密城內。難道主公那邊出事了?!
一旦推測出了對方的意圖,王修頭一個想到的就是都昌城內孔融的安危。對於現年未滿三十歲王修來說,當初若不是孔融不計出身任命才二十出頭的他為主簿,他王修根本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因此為報孔融的知遇之恩,王修一直以來都潛心輔佐著那位誌大才疏的主公。無論是當初壓製高密任俠孫氏,還是清剿膠東作亂的公沙盧兄弟,王修總是衝在第一線為孔融排憂解難。為此孔融曾不止一次向周圍的人感歎說,“能冒難來,唯王修耳。”但久而久之也讓孔融養成了對王修的依賴。以至於每每有人進犯北海,孔融想到的不是領兵抵禦,而是躲入高大的都昌城,等待王修救援。
此刻東萊方麵顯然是抓住了孔融的這一脾性,故而才會先分兵高密壓製自己,再慢慢炮製都昌。想到這裏王修哪兒敢再做拖延,第二天夜裏就點齊了兩撥兵馬,一撥夜襲東萊營寨,另一撥則由他親自掛帥意圖趁亂突圍出高密。可誰曾想,東萊營寨那邊的統帥也甚是了得,非但沒有被夜襲擾亂手腳,甚至還分出一路驃騎將王修等人堵回了高密城。事後想來,王修不禁暗自懊惱,高密的駐軍實在太少,倘若再給他兩百騎兵,這聲東擊西之計也就成了。
不過懊惱歸懊惱,經過一夜激戰之後,王修翌日依舊以現下這副雲淡風輕的模樣站在了東萊營寨之前。既然武攻不成,那就來文的。總之他王叔治此番就算軟磨硬泡也非得離開高密去都昌不可!
隨著轅門前的拒馬被挪開,從東萊營寨之內走出了一隊鎧甲鮮亮的武將。出乎王修意料的是,為首的那員武將看著異常的年輕,不過二十多歲的模樣。但其眉宇間透出沉穩氣質,卻顯示出此人絕非易於之輩。
“東萊軍司馬唐山威見過王令尹。”唐鎣一個抱拳向來訪的王修恭敬地施禮道。此番唐鎣雖不在出征的首發名單之中,但蔡吉在臨行前卻調撥了三千兵馬令其屯兵於東萊邊境。因此一接到蔡吉那邊的飛鴿傳書,唐鎣就在第一時間率部趕到了高密。至於黃縣那邊自有張清、黃珍等人坐鎮。至此,蔡吉可算是動用上了東萊所有可動用的機動兵力。至於各縣城幾百人的駐防兵馬,那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