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是此刻蔡吉在場的話,她一定會驚訝於曆史軌跡的改變。須知,曆史上,漢帝劉協本該先下詔痛斥袁紹,“地廣兵多,而專自樹黨,不聞勤王之師,但擅相討伐。”在袁紹上書自責之後,劉協才任命其為太尉。然而此刻卻成了劉協直接任命袁紹為太尉。中間省去的痛斥過程,看似沒有影響結果。但毫無疑問,袁紹眼下會比曆史上更嫉恨曹操,卻不會厭惡劉協。
當然這會兒的曹操並不知曉曆史在他麵前發生了微妙的偏移。眼下他隻是一心想著如何應付袁紹的怒火。再怎麼說曹操的實力相差袁紹太多,要是袁紹真一個頭腦發熱南下搶天子,那他曹操多半得做楊奉第二了。想到這裏,曹操當即神色凝重地向荀家叔侄詢問道,“依二位看來,孤該如何
麵對曹操的詢問,這一次荀彧卻並沒有作答,而是回頭向自己那位一直沒發話的大侄子問道,“公達汝說呢?”
荀公達,荀攸雖是荀彧的侄子,但他的性格、儀表、作風卻處處都與荀彧迥然不同。荀彧好修服飾,荀攸衣著樸素;荀彧為人溫潤如君子,荀攸則沉默寡言外愚內智。不過這對叔侄的風格雖不同,但兩人的智謀卻是不分伯仲。此刻荀攸眼見荀彧將自己推了出來,便慢悠悠地向曹操拱手進言道,“煩請主公讓出大將軍一職。”
荀攸這話若是當著袁紹的麵說出口,勢必會遭袁紹的白眼。但曹操不是袁紹。曹操懂得取舍,懂得顧大局。所以這會兒的他二話不說便點頭應道,“孤也正有此意。”
荀攸見曹操絲毫不留戀於大將軍的虛名,其原本半眯著的眼睛不由驟然一亮。不可否認,相對與曹操並肩作戰多年的荀彧,荀攸剛開始之時對曹操還是心存保留的。他之所以會來許都,一是因為許都有漢帝,二是因為荀彧的遊說。但說到是否真心輔佐曹操,荀攸覺得自己還需親自考驗考驗這位主公的能力才行。因此其在入曹營之後,大多數時間都在觀察曹操,而非為曹操出謀劃策。不過曹操剛才的那番表現卻令荀攸頗感驚豔。於是一個激動之下,荀攸不禁多給了曹操一個彩頭,拱手進言道,“此外,還請主公多加注意天子。”
“天子?”曹操沒料到荀攸會突然提起現年隻有十六歲的天子劉協。但曹操亦是多智謀之輩,隻要稍加提點,他立即就能聯想到問題的關鍵。沒錯,自己與袁紹目前劍拔弩張的關係,都是劉協的任命所引出的。想到這裏,生性多疑的曹操當即扭頭向荀彧問道,“文若,天子除了袁紹,還與其他哪家諸侯有聯係?”
此時的荀彧在意味深長地瞥了荀攸一眼之後,拱手答道,“天子還下旨招東萊太守蔡安貞入許都。”
“蔡安貞?怎麼會是她?她可是剛同袁紹之子袁譚交惡啊。”曹操底頭自言自語道。在曹操看來劉協既然有意挑撥他與袁紹,就該同袁紹親近的諸侯有聯係才對。可是蔡吉剛剛在青州西拒袁譚,南擋呂布。明眼都看得出蔡吉已與袁紹心生間隙。難道青州那些仗是打給外人看的?若是如此袁本初這局布得也太過奢侈了吧。
且就在曹操納悶之時,荀攸又再一次向其提醒道,“主公,袁紹是袁紹,蔡吉是蔡吉。不可同日而語。”
“公達言之有理。想來天子招蔡安貞入京許是另有目的。”曹操點了點頭之後,又略帶自嘲地說道,“人道是,伴君如伴虎。孤差點將幼虎誤做為貓。”
小天子哭訴:荀令君,乃家公達75朕~~~75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