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第2卷青州之鵬 雲台麵聖(2 / 3)

蔡吉耳聽劉協要見自己,隻得一邊回頭囑咐龐統在宮外等候,一邊向那黃門內侍拱手道,“勞煩大人帶路。”

而那黃門內侍也沒同蔡吉多說什麼,直接便引著她朝雲台殿走去。蔡吉記得,曹昂曾告訴她,許都的皇宮是效仿洛陽皇宮而造,像先前劉協接見百官大擺筵席的大殿人稱“崇德殿”,曆來都是群臣朝賀議政的地方。而此刻劉協接見她的“雲台殿”也與其在洛陽的位置一樣坐落於南宮。

蔡吉進入雲台殿的時候,已然換上一身常服的劉協正負手立於殿堂中央,抬頭仰望著一幅幅掛在牆壁之上的畫卷。不過除了劉協之外四周沒有其他人在場,故而整個殿堂多少顯得有些空蕩蕩的。以至於蔡吉都忍不住暗自揣測,倘若麵前的少年天子真要做些什麼事,那自己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雖然以劉協在曆史上的所作所為來看,他似乎並不那種不知輕重的帝王。可曆史既已改變,有些事情誰又能說得清呢。

不過相比那個啥啥,蔡吉更擔心的是眼下這場“單獨麵聖”會否是曹操設下的另一個陷阱。須知依照史書記載,曹操引漢帝入許之後,在宮內安插了大量的眼線監視天子。以至於到後來,劉協隻能通過衣帶詔的方式來對外求救。雖說就目前來看,曹操與劉協應該尚處於“蜜月期”,劉協在這宮裏多少也還能說了算。可誰又敢打包票此時此刻,在雲台殿不會“隔牆有耳”。

總之懷揣著忐忑的心情,蔡吉帶著謹言慎行的表情向劉協叩首施禮道,“臣蔡吉叩見陛下。”

“此地並非大殿,蔡卿不必多禮。”劉協麵帶笑容地抬手示意蔡吉起身之後,跟著又仰視著麵前的畫像隨口問道,“蔡卿可知這雲台殿的典故?”

“回陛下,雲台殿乃是明帝為追憶隨光武帝中興大漢的二十八功臣宿將所造。”蔡吉拱手作答道。而此時的她也已發覺殿中所掛畫像,雖均已古舊泛黃,但仔細端詳還是能看出畫得是武將與文臣的人物畫。再一聯想道雲台之名,蔡吉若是聯想不出此地的典故,那她前世的書可就白念了。

“蔡卿說得沒錯,此地掛著的正是雲台二十八將的畫像。當初朕從洛陽一路顛沛流離,丟了不少東西,唯有這二十八張畫像,朕一直舍不得丟。”劉協說罷,回過頭衝著正低著頭的蔡吉問道,“蔡卿可知朕為何要帶著這二十八張畫像?”

“陛下是想像光武帝那般中興大漢。”蔡吉頭也不抬地回答道。眼瞅著劉協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她又如何猜不出對方的心思。不過聯想到曆史上劉協下衣帶詔時的窘境,蔡吉大致也可判斷出,正是因為劉協打一開始沒注意掩飾自己的王八之氣,這才會讓多疑的曹操萌生了戒心。

然而一心想著要重現光武中興的劉協哪管得了那麼多。耳聽蔡吉說中了自己的心事,劉協當即便激動地上前一把扶住蔡吉問道,“那蔡卿可願做朕的雲台將?”

“臣願為大漢盡忠!”蔡吉毫不猶豫地發誓道。

“好!有了蔡卿這番話,朕又何懼曹操專權!”劉協興奮地大笑道。

然而就在劉協得意忘形之時,蔡吉卻將語調一轉,向其謙恭地提醒道,“請陛下注意言辭。”

原本正躊躇滿誌的劉協經蔡吉如此一打斷,不由皺起了眉頭問道,“蔡卿這是……”

蔡吉可不管劉協高不高興。她隻知道,這裏是皇宮,不是吳府、楊府。在吳府、楊府說的話可以賴掉,但在皇宮同皇帝說的話那可是一定要作數的。因此在心中斟酌了一番之後,蔡吉進一步向劉協進言道,“曹司空救駕有功,陛下不該如此非議有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