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第2卷青州之鵬 雲台麵聖(3 / 3)

“蔡卿是怕了曹司空乎?”劉協將臉一板反問道。

眼見小皇帝一點都不開竅,再繞下去怕是其牢騷會更多,蔡吉隻得一咬牙點穿道,“臣怕的不是曹司空,臣怕的是陛下的安危。”

果然,耳聽蔡吉擔心自己的安危,劉協那張原本已經陰下來的臉,立即又覆蓋上了一絲愁雲。卻聽他長歎了一聲道,“蔡卿說得沒錯。朕這是才出狼穴又入虎口啊。”

“那陛下覺得臣是狼?還是虎?”蔡吉不動聲色地反問道。

“蔡卿何出此言?”劉協差異道。

“陛下,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是忠,是奸,光憑他人的言語不足為據。還需陛下用心去體量。”蔡吉語重心長地向劉協勸解著。不可否認,劉協是個有野心、有抱負的帝王。但他的年紀實在太輕,缺乏帝王所需的韌勁與耐力。因此曆史上,曹操在滅了呂布之後,眼見曹氏稍顯跋扈之勢的劉協,忙不迭就發了衣帶詔,絲毫不考慮當時情勢,結果自然是以慘敗告終。而試想同樣的衣帶詔若是放在官渡、赤壁、襄陽之戰,那效果絕對會比在下邳之戰後要好得多。然而正所謂一子錯滿盤皆落索,衣帶詔的失敗令劉協喪失了董承等助力,喪失了一後一妃以及兩位皇子,更讓劉協失去了帝王的尊嚴。以至於之後劉協再也沒得到像樣的勢力相助於他。畢竟一個連老婆孩子都保不住的皇帝是很難讓天下豪傑前來投靠的。所以蔡吉打心底裏並不希望劉協像曆史上那般急著與曹操翻臉。

劉協雖不知自己未來的走向,但蔡吉一番推心置腹之言,卻令他頗有感觸。隻見劉協誠懇地向蔡吉點頭道,“蔡卿言之有理,朕受教了。”

“陛下身處深宮,為了大漢江山,還請謹言慎行。”蔡吉再一次鄭重地提醒了劉協之後,便從腰上取下了一塊玉牌,獻上道,“然則若是陛下真要有難,隻要看到這塊玉佩,無論臣身處何處,定會趕來救駕。”

劉協接過玉佩,仔細端詳了一下麵前與自己同歲的少女,忽然有了一種想將其留下的衝動。然而還未等劉協將這想法付諸實施。蔡吉卻已一撩長袍,跪在他的麵前恭恭敬敬地俯身叩了三叩。如此肅穆的情景令劉協將剛到嘴邊的衝動之言又吞了回去。而此時的蔡吉則已然起身退出了雲台殿。

且就在蔡吉匆匆走出宮門與龐統回合之時,在離雲台殿不遠處的一處樓閣之中,曹操儼然正回味著剛才蔡吉向劉協引用的那段詩文,“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有意思!文若,這蔡安貞真是個有意思的女子。卻不知劉協那小兒聽罷此言會作何感想。”

“吾倒是覺得蔡安貞此言更像是在說給主公聽。”荀彧開口提醒道。話說,荀彧並不介意曹操稱劉協為“小兒”,因為他所忠於的是大漢,而非劉協本人。隻要大漢能繼續存在,劉協做不做皇帝都無關緊要。畢竟劉協本人原本是由逆賊董卓一手扶持上去的,嚴格來說他得位並不算正。

曹操自然也同荀彧一樣,看重的是漢室,而非劉協本人,因此他跟著便回頭反問道,“哦?文若的意思是,蔡安貞知曉孤在監視天子?”

“應該是。”荀彧點頭道。

曹操見荀彧回答得如此肯定,不由沉吟了一下,感慨道,“果是個不簡單的女子!”

“主公既知其不簡單,還打算放虎歸山?”荀彧沉聲追問道。不知為何,

“放。當然得放。孤連劉玄德都放了,又何懼再加個蔡安貞。文若,中原眼下是越熱鬧越好。”曹操說道這兒,臉上露出了一絲傲然的笑容,“不過在此之前,孤還要再試試蔡安貞的能耐。看看這位蔡使君,是否真有管仲之才,敢向孤討鮑子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