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第2卷青州之鵬 賈文和(2 / 3)

而此刻的賈詡既然直言不諱地談到了“合與不合”的問題。蔡吉立馬也就打起了精神,抬頭平視著賈詡問道,“依文和公的意思,是要先考察本府與公合不合得來,才決定是否要輔佐本府?”

“上下一心,方能同心協力。”賈詡同樣應承著蔡吉的視線回敬道。

“文和公言之有理。”蔡吉微微頷首以示同意賈詡的觀點之後,跟著便端正了坐姿向賈詡宣布道,“不瞞文和公,吉之誌向乃是匡扶漢室!”

“匡扶漢室?”賈詡聽罷此蔡吉所言,嘴角露出了一絲譏諷的笑意,“依老夫這些時日在青州的所見所聞,使君似乎在行齊、晉之舉。難道使君想學桓、文尊皇攘夷那般,匡扶漢室?”

賈詡所說的“齊、晉之舉”,指得是春秋五霸中的齊國與晉國,這兩國皆以周皇室為尊行割據之實。至於桓、文,自然是說齊桓公與晉文公這兩個霸主。所以賈詡這話無疑是在指責蔡吉有意割據為王。話說蔡吉穿越漢末將近三年,這還是第一次有人點出她是在割據。而據蔡吉所知,賈詡骨子裏其實是個“大統一”主義者,至於實現大統一的人是劉氏還是其他家族,這一點賈詡倒並不是很在意。所以曆史上他才會唆使李傕、郭汜挾持漢帝,才會力主張繡摒棄劉表、袁紹轉投曹操。

想到這裏,蔡吉試探著向賈詡問道,“文和公可是認為本府此舉與公的誌向不符?”

賈詡哪兒會傻到直接同蔡吉說,他對隻想割據一地的家夥沒興趣。相反自負已經探出蔡吉底線的賈詡,很快就在腦中想出了應對之策。這不,在低頭沉吟了一番之後,賈詡便摸著胡須向蔡吉侃侃而談道,“使君之誌與老夫之誌,倒也談不上不符。使君明鑒,而今雖漢室陵遲,天下呈群雄割據之勢。然則百姓經漢室五百年教化,人心思合,故天下間終會出一豪傑,成始皇之霸業。”

但我這個女娃兒不會是那成霸業之人?蔡吉暗自替賈詡說了他那沒有說出口的下半段話。但表麵上她還是故作疑惑地向賈詡追問道,“哦?文和公認為天下紛亂之勢不會長久?”

“不會超過一甲子。”賈詡故弄玄虛地保證道。

一甲子?六十年嗎?如果曹操沒敗於赤壁,或許還真用不了六十年就能統一了呢。事實上,如果曆史不發生偏差,從現在到西晉統一天下,也不過是花了八十三年而已。在心中如此腹誹著的蔡吉連忙又問道,“若真是如此,那文和公以為本府該如何行事?”

“待價而沽。”賈詡一字一頓地說出了自己為蔡吉量身訂做的方略。在賈詡看來以蔡吉的身份想要稱帝統一天下那是不可能的事。就算其能暫時割據青州成一方霸主,卻終究免不了會被其他勢力所滅。與其執著於割據稱王,不如一麵經營自己的地盤一麵尋找有統一前途的勢力合作甚至聯姻,屆時名聲與身家便都能得以保全。

然而蔡吉卻並沒有順著老者的話頭,追問自己該找誰待價而沽。而是揶揄著向賈詡反問道,“待價而沽?文和公認為本府無法成就始皇之業?”

賈詡聽罷蔡吉所言,心頭不由咯噔了一下,暗想這丫頭莫非還想一統江山不成?!要真是如此那這丫頭算是徹底瘋了。自己可得要好好考慮抽身的計劃。

且就在賈詡對蔡吉的精神狀況產生質疑之時,蔡吉卻突然將話鋒一轉道,“文和公不用露出那樣的表情。本府也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身為女流,難登大寶。不過在本府看來,這世上除了劉氏還真沒其他什麼人坐定龍椅。”

賈詡見蔡吉轉了一圈之後,又提到了漢室,不由皺起了眉頭問道,“難道蔡使君認為漢室還可興?想學那周公輔佐漢室?使君難道不怕被人當做王莽?當做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