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凶殺人(3 / 3)

“塢主此言差矣。”宋耕擺了擺手道,“餘出重金禮聘劉同,就是不想連累高氏一族。”

耳聽宋耕口口聲聲說不想連累高家,高納的臉色刹時陰得好似能擰出水來。原來高納、宋耕以及他們買凶要殺的吳海都是冀州走私網中的一員。其中宋耕本名甄耕乃是中山巨富甄堯的手下,專職替甄堯打理冀州的走私生意。而高納一開始也是看在有中山甄家牽頭的份上,才會放心出資參與走私。事實上在過去的三年中走私網一直運作得十分順暢,並給高家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讓高納得以在亂世之中招兵買馬建立起一支屬於高家的部曲。以至於高納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並不違法。畢竟甄堯出資建龍口港的事跡早已傳遍了中原,以甄家和齊主的關係說不定早已得了齊主的默許,亦或者得了某種密約。

然而隨著千童縣的主簿吳海竟監守自盜勾結海賊董嶽打劫走私商隊,惹得千童縣令急召府兵剿匪,整個走私網頓時陷入了即將被曝光的危險境地。而身為代表甄家的甄耕所想出的應對之策竟然是殺人滅口。直到此時高納才意識到之前的種種猜測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的自欺罷了。甄堯根本沒有得到齊主的首肯,更沒有密約的說法。走私就是走私,一旦被曝光便是甄家也得吃不了兜著走。更別說齊主本就有心整治塢壁,一旦高家參與走私的把柄被官府抓住,官軍必會借機討伐高家。

想到高家過不了這一關便會玉石俱焚,高納便急得好似熱鍋上的螞蟻道,“劉同終究是官軍出身,若其向官府告發此事,那可怎生是好!”

甄耕十分清楚高納在擔心什麼。事實上他當初之所以會拉攏高納等冀州本地豪強參與走私,為的就是要將這些個豪強逼入絕境,以便在關鍵時刻點燃冀州的烽火。當然作為曹魏的細作,甄耕此刻還肩負著一項更為重要的任務,那便是借千童之亂嫁禍太史慈。

世人皆知太史慈乃是蔡吉麾下的頭號開國之臣。當年若非太史慈在黃縣城頭助蔡吉擊退曹軍更本不會有蔡齊今日的風光。更毋庸說太史慈還曾替蔡吉南阻呂布,北伐袁紹。可誰曾想到隨著蔡吉受封齊公建立齊國,昔年被其尊稱為兄長的太史慈卻被褫奪兵權轉任刺史。此事便是太史慈本人不在乎名利,他手下的幕僚,他的舊部也不會就此善罷甘休。所以曹魏君臣有理由相信太史慈部與蔡吉之間已然產生了裂痕。甚至就算沒有裂痕,他宋耕也要砸出個窟窿來。

當然如今太史慈雖已不再直接統帥大軍,但冀州各軍府的將校卻多是他的舊部。甄耕隻需拉一兩個像劉同這樣的軍士下水便可攀咬上太史慈。更別說冀州的走私網本就是在太史慈眼皮子底下建成的,一旦事發身為刺史的他於情於理都脫不了幹係。

於是為了暫時穩住高納,甄耕當即大步上前拍了拍對方的肩膀安慰道,“高塢主莫憂。擺宴者是宋耕,買凶者也是宋耕,劉同便是告發,也是告發宋耕,斷然攀扯不上高家。”

高納聽完甄耕所言,不由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的確,從聯係劉同到腳下的這間私娼的園子皆是出自甄耕之手。就算事發第一個被查的也是中山甄家。甚至為了維護自家主公眼前的這個男子極有可能一力擔下所有罪責。如此看來買凶一事確實影響不到高家。高納甚至都有些隱隱後悔今日來此找甄耕。可惜這會兒的高納和甄耕哪裏知曉,錄有他二人大名的花名冊此時此刻儼然已經擺在了冀州刺史太史慈的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