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限公司的工人做夢都想能調進東天電子。
聽說部裏準備成立集團公司,他們和東天電子就要成為一家人了,說不定將來他們的收入也能跟著水漲船高。
所以這些工人都眼巴巴的數著手指頭盼著集團成立的那一天。
底層的民意也會傳達到上麵,當李總得知工人的真正想法後,長歎一聲,既然工人們都願意,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做那個惡人了。
最簡單和最難的兩個任務都解決了,但是真正在全體部屬院所企業職工中引起震蕩的,還是那兩則公開招聘書。
由於部屬院所企業遍布全國各地,這兩則招聘書都是通過電子郵件分發給各基層單位的。
第一則招聘書招聘的是總部機關各部門的負責人,招聘書裏麵的表格將未來機關各個部門列舉的非常清楚,同時將要求也一一標了出來。
招聘書的最後寫明,凡是有意競聘總部機關的職工可以將自己的簡曆特長以及工作計劃通過郵件發到籌備小組郵箱。
經籌備小組選擇之後,會給符合條件的人選發回複郵件。
很多符合要求的幹部都動了心思。人往高處走,誰不想調到燕京去,誰不想在總部工作?
這些人看到招聘書後,都開始默默的進行著準備工作。
第二則招聘書則是為未來即將成立的科研中心招聘科研人員。
與集團總部招聘的管理人才不同,科研人員需要提供的是自己本專業的論文,同樣用郵件發送到籌備小組的郵箱。
無數的中青年科研人員也都開始準備論文。
兩則招聘書就像兩股颶風,攪動風浪,讓很多人的內心不再平靜。
這幾天,信息產業部部屬各科研院所和企業中,討論最多的就是招聘的話題。
“小李,你的研究專業不就是導航嗎?聽說新來的那位林組長對這個項目很青睞,我要是你,就一定要去試一試。”
“王處長,你在咱們企業人事處幹了這麼多年,經驗豐富,現在集團招聘部門負責人,我覺得你可以試著去應聘。”
“小孫,你去年研究的監控係統不是獲得國家科技創新二等獎了嗎?我覺得你可以在這上麵做做文章,如果真的能進入科研中心,你也就能離開這裏,到首都去工作了。”
這一幕幕場景在全國各地的部屬院所企業內上演,很多年輕人為此都無心工作,開始一門心思的準備論文和材料。
這讓各大院所和企業的負責人憂心忡忡,他們開始密集的向上級反映這一情況,季佳木、金鯤、潘立德都接到了電話,甚至有人還專門把電話打到了吳部長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