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們的稅收優惠政策吧”。
在孫可娜說完後,黃慧敏身旁那個戴著眼鏡,看起來白白淨淨,文質彬彬的男人麵無表情說道。
“這是我們集團的財務總監,楊顯君,楊總”。
在海慧集團工作了近十年的楊顯君跟黃慧敏十分有默契,知道這次來考察招商的人是她老家的領導後,便意識到或許有很多問題她不太方便問,於是便自己站了出來,直奔主題,想著盡快掌握關鍵信息,而不是浪費時間在這裏客套閑聊。
至於他為什麼徑直問稅收優惠政策,而沒有提到勞動力和土地使用方麵的事情,則是因為他們接待過太多的招商考察團了,深知在勞動力和土地上,大家都大同小異,他們公司也無法從中得到什麼特別的優惠。
而隻有稅收優惠政策,才是重頭戲。
聽到楊顯君如此直白問稅收優惠,而隻字不提其它的東西,林知遠不禁在心裏倒吸了一口涼氣。抬頭看了一眼黃慧敏,發現她依舊保持著微笑的表情,似乎對任何事情都一幅了然於胸,甚至勝券在握的樣子。
想了想,林知遠覺得,既然對方都直入主題了,那自己也就開誠布公。
“若是貴公司跟我們成功達成合作的話,我們能夠做到百分之三十的稅收返還”。
林知遠的語氣很平靜,仿佛這個百分之三十,不是什麼大數目一般。
“百分之三十?”
不僅楊顯君,就連黃慧敏,以及坐在他們對麵的其他人,也都瞪大了雙眼。
作為一個鄉鎮政府,能夠有如此魄力說給出百分之三十的稅收返還,他們之前可謂從來沒有遇到過的,甚至於一些縣級政府都達不到這個比例。
此時,楊顯君不禁有些懷疑,這個林書記還強調說自己鄉鎮苦,看來是沒有說實話啊!畢竟若是真的財政困難,肯定不會隨隨便便就給出這個數字。
不過轉念一想,他還是覺得有些蹊蹺,“你們鄉鎮財力給我們返還百分之三十嗎?”
最近幾年,海慧集團在好幾個地方的縣城或者鄉鎮都有投資,所以對於這種返還的事情,楊顯君都十分清楚。
“不是,是我們縣裏進行返還”,林知遠倒也坦誠,沒有絲毫隱瞞。
“縣裏啊…”
聽到是縣裏,對麵這些人的表情開始變得有些微妙,倒不是說他們覺得林知遠騙了自己,而是有一種自己的期待值被辜負了的感覺。
百分之三十的返還,對於一個縣城來說,倒是中規中矩。
因為他們也知道,這個百分之三十,並不是說他們應繳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而是歸屬於地方收入中的百分之三十。
比如說若是他們到東源去投資,一年應該繳納兩百萬的稅額,而一般這兩百萬裏麵,有一百萬要上交中央,剩下一百萬才是歸於地方,所以他們能得到的稅收返還,按照百分之三十來算,其實隻有三十萬。
在兩百萬的稅額麵前,三十萬的返還雖說不少,但是也說不上很多。
“不過我們鄉裏也可以考慮給一定比例的返還”。
剛剛在過來之前,林知遠就和馬永輝商量好了,若是洽談進入瓶頸時,便可以提出這個政策來,提高吸引力。
但沒想到,現在洽談都才剛剛開始呢,林知遠被楊顯君三言兩語,就被逼得把底牌亮出來了。
“這個比例可以達到多少?”
楊顯君在筆記本上敲打了幾下後,又抬頭問道。
冷靜,客觀,但又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