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有種沒聽清的錯覺:“什麼?”
“這裏是大明。看到沒我用紅色的線標出來的就是大明。北麵是草原。這裏是南洋,交趾、暹羅、爪哇、馬六甲等均在此地。此地是天竺。
這裏即吐蕃。這裏是察合台汗國。這裏是大食。這裏就是拂林國。這是倭國,這是朝鮮。”
朱高煦震驚不已,失聲道:“我們大明就這麼點大?”
朱高熾道:“不錯。大明就隻有這麼大,不過已經到達極限。”
“草原這麼大?北邊是什麼?”
朱高熾道:“沒人,這地方太冷,滴水成冰不說,就算在屋子裏睡覺也會凍死。人出不了門冬天。”
朱高煦仔細查看。幾乎趴地圖上,渾然忘記了自己的大哥,他足足看了一個時辰,方才回過神,喃喃道:“大哥,你怎麼知道?”
“從外商那裏看到的地圖。雖然未必準確,但我找許多人打探過,尤其是從西方而來的商人,他們都說這是正確的,因此我也信了。”
朱高煦又道:“那這些空白地方呢?”
“都是海水。”
“這麼大?”
朱高熾道:“大倒是沒什麼。我給你看這個,是希望你不要驕傲自滿,我們要開眼看世界。這片土地上,即泰西之地,正在發生深刻的工業革命。
如果我們不努力,頂多一兩百年,他們就會從泰西而來,要我們的命!”
朱高煦下意識道:“這不可能,我天朝地大物博,自可以一敵十!”
朱高熾並未反駁,而是問道:“你知道上古時期三皇五帝,我中華有多大嗎?”
朱高煦下意識地搖搖頭。
朱高熾在中原地區的黃河流域畫個圈,“就這麼大。剩餘的地方,都是我們祖宗打下來的,這西域之地你應該更加熟悉,那是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打下來。
唐朝時,唐人翻越蔥嶺,控製大片區域,南下即可占領印度,北上又能占領拂林。如今我們連這塊區域都保不住。
原本這裏信奉佛教,也有儒教,然而現在這裏信奉的全都是綠教。塞爾柱人即突厥人,他們從草原敗退後撤向這裏,建立帝國。”
朱高煦愣愣看著地圖,久久不能言,他讀書比較少,這些曆史知識並不知道。此時聽朱高熾說出來,隻覺得十分荒誕。
朱高熾又道:“所以說,我們強大不假,但也不是不可戰勝。一旦泰西人強大,他們能航海,也能入侵中部,扼死絲綢之路。”
朱高煦表情凝重,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才好。
朱高熾道:“所以呀,二弟,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我們的任務還很艱巨。”
“這海外大片無主之地,沃野千裏,我華夏男兒為何不馳騁四方?非要困守一隅?
我們不去占領,就會被旁人占領。我們不強大,總會有人比我們更強大。
二弟啊,大哥打仗不如你,將來父王取了天下,開疆拓土,皆需二弟。
青史留名,千古傳誦,也隻是等閑之事!”
朱高熾說完走了,獨留朱高煦在營帳中。
整整一夜,朱高煦都沒睡,他在看那幅並不完全準確的世界地圖。
次日大雨落下,原本打算處理完政務便回去的朱高熾,並不在意。
誰知這場雨足足下了八日,也不大,但稀稀拉拉總是下整天。
朱高熾也無奈,隻能留下靜靜等待天晴。
紫荊關裏的防禦應該還繼續建,為了將紫荊關打造成真正的銅牆鐵壁,朱高熾動員了城裏的所有青壯年軍卒,去山上采石。
紫荊關城牆加高一丈,箭樓設置數十個,就連山中也設立觀測點,防止有人穿山而來,至於城中更是專門設置坊牆,仿照唐時模樣,將紫荊關劃分得整整齊齊。
另外,鑒於此地往來商旅極多,朱高熾又在城中專門修建供商人使用的房屋、貨艙以及客棧。
如果經濟實力允許的話,他還想把這裏的路拓寬,但現階段顯然不現實,隻能把這個念想留心底。
八日後雨停,空氣清新,碧山如洗,朱高熾收到周星月的信。
信中簡單說明北平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