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瑣事很多,非常頭疼(1 / 3)

朱高熾是人不是神,別說現在他還不是皇帝,就算是皇帝也不好直接下令廢除奴仆!

於是隻好做這條規定,限製奴仆的數量。

朱高熾又說:“生火做飯如今倒是也不麻煩,星月留個人會幫著你們。

北平府裏賣的煤爐也是我的產業,你若是需要直接去買便是,這些東西我就不給你送了。”

祝榮感激涕零:“多謝世子。小人一具白身,得世子如此厚恩,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報答。”

“別這麼說。你們是第一家從南邊投奔來的。

無論你們的動機是什麼,我都得把你們當成典型。

這麼說來,我對你好,是利用你,你也別介意。哈哈哈哈。”

祝榮哪裏會介意?

人生於世,互相利用才是正常。

如果連利用你的人都沒有,那說明你做人很失敗,連這點價值都沒有。

朱高熾看看四周,說:“這房子小了點,每月租金四兩銀子,不便宜,但也不算貴。

明日你們先去北平府裏落戶,我都已經交代過,你們照實就行,藏戶在北平府也是絕對不允許的。

有幾口人就報幾口人,官府也不會因為這事兒收稅。

想來你出逃太過匆忙,也不及多帶細軟,你可得要為今後好好打算。

那幾個鋪子下個月就能完工,到時候你是想租,還是想自用,都隨意。”

祝榮千恩萬謝。

朱高熾交代完,便與周星月一起離開。

祝榮與家人一起忙碌半晌才算將東西歸置好,隻不過他們缺的東西太多。

今天時間太倉促,隻得先買煤爐炒鍋,幾人先吃飯再說。

祝老夫人年輕時候也是窮苦人家出身,做飯炒菜不在話下,不過這煤爐是新鮮玩意,祝老夫人一開始不適應,但很快就發現自己離不開這玩意。

吃飯時難得一大家人沒分開,全都坐一起。

他們家裏吃飯規矩多,秉承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直到吃完,眾人方才開始聊天。

祝榮道:“多虧世子爺照拂,若是沒有世子爺,咱們還指不定受多少苦。”

祝老爹今年六十歲,眼不花耳不聾,道:“世子爺是個辦大事的,豪氣,仗義。

他是在收買民心,可做得大大方方,坦坦蕩蕩,叫人欽佩。”

祝老夫人道:“怕不是別有所求。”

祝老爹道:“禮下於人必有所求。這兩日趕緊把家裏歸置歸置,該買的東西就要買,該辦的事趕緊辦,辦完後你親自去尋世子爺,看他有什麼吩咐。”

祝榮想想,似乎自己也沒什麼可圖。

不過朱高熾對商業這麼重視,恐怕與南方的商業有關,於是便道:“怕是想多走些渠道?”

“不拘什麼,隻要你能幫忙的,那就盡量幫忙。”

“是,兒子曉得。”

祝榮他們一家忙活七八日才忙活完,家多少像個樣子。老頭老太太平生第一次出海,居然也沒什麼不適,叫人嘖嘖稱奇。

但是這幾天倒是真的把兩老累著,剛剛搬家,什麼都沒有不說,家裏還有很多活要做。

祝榮的兩房妻妾,他兄長的兩房妻妾都是多少年沒幹過粗活的人,到北平府後也不得不想方設法做些手工活賺錢。

家裏的傭人仆人都已經遣散,隻留兩個管家,裏裏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們都要忙碌。

比如購買幾個仆人,監督商場鋪子的裝修,還有家裏的飯菜安排等等。

祝榮這幾日忙著跑來跑去發現商機,看看有什麼能做。兄長則跑著辦理戶籍,幾個孩子的教育問題,還有祝老爹染了次風寒。

總之一家人忙得不可開交,忙過五六日後,總算是大致把所有的事情都理順。

唯獨有個問題還沒解決:一家人的生計。

祝榮以前倒買倒賣,問題不大。

可是在北平府,他拿不到貨源,也不知道該去哪裏倒買倒賣。

聽說朝鮮、扶桑的線路很賺錢,但問題是那是海貿,輪不到他來吃。

光是北平府本地的商人都已經快吃不上,更何況他們還是外來的。

出來後他們帶的細軟不多,大頭都投資在房產、店鋪上,如今全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