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懲罰,世子不見(1 / 3)

從對麵過來的人烏央烏央的。

章全發誓從來沒見過這麼多人,而且這些人還都是工坊工人。

如同潮水,充斥整個街道,很快章全置身其中。

這條原本還算安靜的街道,瞬間變得熱鬧無比,討價還價、吆喝、點餐的聲音絡繹不絕。

章全總算明白為何小廝會那麼說。

於是他趕緊進入一家餐館,但裏麵的小二都快被圍起來,根本顧不上招呼客人,誰的嗓門大他就招呼誰。

章全直搖頭,轉身走出去。

小廝說:“這個時候隻有茶館人少些。”

“走。”

茶館裏人確實少很多,不過也有,這些工人並不怎麼富裕,但大中午不吃飯跑茶館裏做什麼?很快他就明白,原來這是帶了幹糧的工人。

買壺茶,就著幹糧吃,他們隻在下麵,絕不上包間。

章全開了個包間進去,茶館裏也有些小零食,比如比較奢侈的餅幹等,章全點了兩盤餅幹,兩壺茶,與小廝坐包間往下看。

中午這陣忙過去,工人猶如退潮,紛紛回到工坊。

整個世界都清靜,這讓章全有些不大習慣。

他被這裏的規模震撼,經過小廝的嘴了解到,這裏共有數百家工坊,有些很小,有些比較大,鋼鐵、煤炭、皮革、造紙、紡織,幾乎所有工坊都有。

章全呆了呆,他好像發現這種模式的奇特之處,一個商人,在這一片區域幾乎能獲得所有商品。

這種好處是其他地方都不具備的。

其實這就是工業生產中的集群效應,章全意識到,卻沒有理論指導,他知道這種模式有好處,但具體的好處卻又說不上幾條。

吃過中午飯,章全回去了。

如果說之前想把家裏的產業鋪到北平府還隻是一時衝動,現在他認為必須要謹慎考慮。

朱高熾在製造紡織機器的時候又遇到另外的難題,即怎麼送料。

織布時,送料是依賴的錠子,但毛線比較特殊些,用錠子不是不行,但在紡織時總會出現問題。

他與工匠、織女聯手研究幾天,也沒個頭緒,弄得頭昏眼花,腦袋發漲。

於是上午研究半天後,他隻能休息休息再思考。

他讓所有人都休息去,“今天下午不上班,都出去玩吧,玩的時候好好考慮考慮,如果有好的想法立刻告訴我。”

有些鬱悶的他回到王府,顯得悶悶不樂。

張瑾瑜追著朱瞻基滿地跑,小家夥學會跑路,天天跑個不停,朱高熾惡毒地想著,要不要給朱瞻基立些規矩。

比如,皇帝必須有參軍經曆才做皇位。

但他深刻知道,在這種模式下,皇帝肯定會變,他本身的權力實在太大。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消解皇權,將權利分散出去,但也不能全都分給士大夫,這群人更沒什麼操守。

暫時想不通,那就先不想,朱高熾虎著臉道:“狗蛋兒,過來!”

張瑾瑜厭惡皺眉,道:“哪有這麼叫兒子的?將來別人怎麼看他。”

“代號而已,就算叫狗,也不會影響他的地位。”

張瑾瑜說不過他,丟下尿布擦汗,“今天怎麼回來這麼早?北邊有消息了嗎?”

朱高熾逗弄著朱瞻基,拿著蘋果,在他腦袋上繞圈,就是不給,急得朱瞻基直蹦小腳,“你這麼關心北邊啊。”

張瑾瑜歎口氣:“我能不關心嗎?那些人可不能讓他們再回來。北邊是咱們的心腹大患,我不踏實。”

“沒什麼大問題。倒是你啊,現在狗蛋兒已經懂事,你差不多也該找個事業做做。”

“我找什麼事業?我一個婦道人家,相夫教子才是正事。”

“相夫教子是另一回事兒,人總在家裏悶著,是要悶出大毛病的。且你是世子妃,總要出麵做些事兒。”

“我做什麼?”

“做慈善吧。養濟園、漏澤園惠及的人太少,我看你不如多召集些人,募集資金,投身教育。”

張瑾瑜十分好奇,投身教育?這是女人能插手的事兒嗎?

“我編寫好的教材如今已經刊印,但還有很多孩子沒辦法學,你不如就抓這些孩子的教育。

不多,兩三年時間,能把這些孩子教得能寫會算就算成。”

朱高熾的意圖是建立一個廣泛的教育模式,批量培養出合格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