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氣得隻想立刻攻打張家口,這時卻見劉謙單馬上前,幽幽道:“李繼,可還記得故人劉謙?”
李繼道:“當年救命之恩,不敢忘。
恩人安好,如今你我各為其主,不便相見,還請恩人恕罪。”
“好,隻要你還記得就行,我就不是白忙活。
我與張將軍兩人入城,開門吧。”
李繼猶豫片刻,命令開門,數百人出城,嚴陣以待。
劉謙哈哈一笑,打馬而去,張玉擔心有變,趕緊追上,三百人便於城下安營紮寨。
進得城來,李繼迎著,雙方寒暄幾句,前往軍營,落座已定,李繼開口道:“不知兩位來所為何事?”
劉謙嗬嗬一笑,道:“李將軍,今日不談往日恩仇,我主有意拿下張家口,特來勸降將軍。”
“勸降?”
李繼冷笑,“恩人若是來勸降,不說也罷。
李某雖然是一介武夫,但也知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兩位,某已備下粗茶淡飯,請兩位慢用。”
說罷李繼便拔腿要走,劉謙嗬嗬連笑:“可笑可歎,忠君之事?
不過是個自私自利的小人,青史留名是不可能了,到今日我才瞧得清你是什麼樣的人。”
李繼已經走到門口,聞言停住:“恩人,飯不能亂吃,話不能胡說。
我李某忠心耿耿,怎麼到你嘴裏就成了自私自利的小人?”
劉謙冷笑:“你說你不是自私自利小人?那我問你,朝廷派你來此,所為何事?”
“保家衛國,靖安慰民。”
“好!”劉謙拍手叫好,“可你保家衛國了嗎?靖安慰民了嗎?
蒙元餘孽在草原肆虐,前幾個月我主派一百餘人進草原,攪得韃靼王庭動蕩不安,坤帖木兒差點棄城而走。
你呢?”
李繼大怒:“調動軍隊需得朝廷調令,如今哪支部落敢沿張家口南下?”
“就算你說得有道理,那麼一項利國利民、與社稷有大功的事,你怎地也不做?”
李繼道:“什麼事?”
“投降我主!”
李繼又怒又驚,“你怎敢說出如此不仁不義的話來?”
劉謙道:“你連條件都沒聽,怎麼知道我說的就是不仁不義?”
“那你說!”
“我主要你張家口投降,不過是想試驗一個想法。”
“什麼想法?”
“永遠蕩平草原的想法。”
李繼氣得想笑,他雖然讀書不多,但也知道草原上曆來都不是漢人居住的地方。
這千百年來草原上人來人去,唯獨漢人很少進入其中。
永遠蕩平草原,也不怕風大閃舌頭。
劉謙朝東麵拱拱手,“我主學究天人,得青儲法。
若此法得以在草原上推廣,則漢人亦可居住於草原。
如此一來,豈不是蕩平草原?
這裏與中原之地又有何異?”
李繼愕然:“青儲法?”
他聽說過,但卻沒當回事,還以為這是噱頭而已。
“此言當真?”
“自然是真。”劉謙拱手道:“將軍若是降了我主,職位不變,依舊管轄張家口。
我主隻需將軍做個承諾。”
“什麼承諾?”
“我主欲派三百人於草原實行青儲法,將軍必須保證他們的安全。
另外張家口與北平府不能設置任何障礙,雙方都可隨意入城。”
“這……”
劉謙繼續加把火:“此乃我主誠意,若是雙方動刀兵,嘿嘿,可就沒那麼便宜。
一百餘人攪得韃靼王庭震動,將軍若是不信可以去問問。
我主有火炮火槍若幹,遠超朝廷派發。
若真是打起來,雙方都無利可圖,且百姓遭殃。”
劉謙又指張玉道:“這位張將軍便是當時率人突入草原王庭的人。”
李繼看向張玉,張玉傲然昂頭:“不錯,當時正是在下統軍。”
他將所有過程和盤托出,李繼聽得目瞪口呆,竟然還可以這樣?
區區一百人領著兩千烏合之眾,就能把草原上殺穿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蒙古人早該滅絕。
但李繼目前還是不相信,這事聽起來太玄乎。
他決定私下打聽打聽消息,另外也得了解了解青儲法的事兒,不然啥都不知道。
請兩位使者下去,李繼叫來士兵,去城裏請幾個蒙古商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