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準備更多物資,為朱棣親自送去。

北平府的政務暫時交給姚廣孝處理,另外還有母親徐王妃能夠從旁輔助。工業上的一切事宜都交給周星月與祝榮。

不過唯有鐵匠作坊被孟善掌控,這裏是出產武器的地方。

從九月就開始準備,到十一月十四日,所有都準備完畢。

這次朱高熾為朱棣準備的物資種類很多,除去三萬件毛衣外,還有兩萬把刀槍,兩百門火炮,一百門輕型火炮,另外有兩千斤新鮮蔬菜。

毛巾、襯衣、罐頭、香皂等等皆有,五百支望遠鏡,兩千頭肥羊全部奉上。

這些物資組成一個浩浩蕩蕩的隊伍,這個隊伍看不到頭,其中部分運輸人員是由退伍老兵、衛所兵丁組成,另外還有從社會上招募的人員。

這是由五千輛車子組成的龐大的車隊,說實話,這片土地從來沒有這麼大規模的物資運輸。

它將沿著河北南下,至徐州,這就是目前朱棣駐軍之地。

三年了,今年就是靖難的第三年,所有人都看到勝利的曙光。

十四日,朱高熾整裝待發,龐大的車隊在大門外等待,朱高熾穿著厚厚的貂皮大衣,坐在十裏長亭,與姚廣孝等人告別。

大軍行走緩慢,十六日又降大雪。

他們先去河北,這一路上的軍鎮都已經全部投降北平府,所以安然無恙。

但天氣越來越冷,朱高熾擔心東西還未送到,氣溫就降得人難以忍受。

小冰河氣候已開始,隻不過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們還以為這隻是普通氣候異常。

十八日抵達河北,休息兩日繼續上路。

朱高熾為加快速度,安排三班倒,人休息時可以坐車上,就這樣連續高強度行軍月餘,終於在十二月十四日前抵達徐州。

徐州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原因也很簡單,這裏是淮河區域的大門,守江必守淮,否則長江這麼長根本無法抵達。

隻有將淮河區域守住,才能守住長江。

原因在於從淮河往南就是低山丘陵地帶,淮河區域幾個入口守好,大隊人馬就無法進入江淮。

朱高熾自穿越來從來沒見過朱棣,要見這個曆史名人,心情還是很激動。

大批軍用物資抵達,將士們高興至極,熱情洋溢地把朱高熾等人接入徐州城。

朱高煦、朱高燧兩兄弟親自前來迎接朱高熾,把人接進城,安排好住宿之地。

隨後,朱高煦說道:“大哥,父親有些事要忙,呆會兒再見你,你先休息休息。晚上給你接風洗塵。”

傍晚時朱高煦親自來到朱高熾的住處,還未進門便大聲喊道:“大哥,大哥!”

朱高熾睡得迷迷糊糊,勉強起床支應,朱高煦跑進來道:“大哥快起,父王那邊宴席都準備好了。”

朱高熾打個嗬欠,“好吧。我洗漱完畢就去。”

這樣的宴會也就是形式上的,朱棣表現下與民同樂,父慈子孝,在群臣麵前誇誇朱高熾,這頓飯吃得君臣盡歡。

其實朱高熾送來這麼多東西,就已經夠叫他們開心的。

晚宴後的次日早晨,朱棣與朱高熾吃了個簡餐,這才是兩人交心的時刻。

朱棣年紀四十多歲,眼睛極為明亮,與畫上的並不一致。

但朱高熾認為這樣的朱棣反倒是極為可信,威嚴,慈愛,又有當皇帝獨斷天下一麵。

“這回你怎麼想起親自來了?家裏都安置好了?”

朱高熾道:“去年父王沒回去,所以我就想趁著這次組織運輸物資過來看看。家中一切安好,有姚師跟母親坐鎮,家中無虞。”

朱棣夾個青筍,道:“我聽說你在家裏胡搞八搞的,倒是也搞出不少事兒來,說說吧,都是怎麼做的。”

朱高熾並沒有隱瞞,把如何發展西市,又如何發展手工業全都說一遍。

說到這兒朱棣明顯不高興,“你是世子,怎麼能操持賤業?”

“父王息怒,工商不可廢。農民收入很低,要想擴大稅收,必須要大力發展工商。”

朱棣虎臉:“我還能不知道這個?你知道曆朝曆代為何壓製工商嗎?”

朱高熾迷惑,難道不是大家認為工商對生產沒什麼幫助,所以就大力壓製嗎?

朱棣痛心疾首,“曆史上這麼多皇帝,這麼多天下絕頂的聰明人,難道他們還看不到你看到的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