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在南方建立好情報網絡,直接就交給朱棣,隻不過讓他們把情報同樣傳遞給自己一份。
他不是莽夫,明白皇帝這種生物是沒有人情可言,哪怕兒子也不行。
朱棣將信將疑,嘴裏卻說道:“吃完飯我去問問。”
這頓早飯,可以看作未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大明戰略的縮影,未來的大明將沿著朱高熾設定好的路線狂奔。
哪怕是朱棣,醒悟過來後已經無力回天。
徐州城成為一個巨大軍營,朱棣在此頓足兩月有餘。
按照既定戰略,他們應該先拿下靈璧,接著拿下揚州,自揚州渡江,直下金陵城。
但是靈璧有點難以拿下,因為靈璧距離鳳陽府有點近,所以防禦之類的都比其餘地方高出一個等級。
朱棣駐足此地也正是因為難打,所以停滯不前。
朱棣似乎對他有所改觀,無論去哪裏都樂意帶著他。
軍營巡查、處理各地往來軍務,朱棣一般先問問他的意見,再給出自己的意見。
朱高熾觀察、琢磨,朱棣可能意識到他的能力還不錯。
尤其這麼長時間在北平府,非但沒有出什麼亂子,反而將北平府治理得井井有條,打開草原市場。
這日朱棣正處理錢糧問題,忽然感歎:“這打仗還真就是打的錢糧。”
朱高熾仔細一琢磨,便道:“爹,不用擔心,北平府今年稅收應當突破六百萬兩,不含糧食,足夠爹使用。”
“有這麼多嗎?”朱棣放下毛筆,直起身子望著朱高熾,希望能從他臉上找出說謊的痕跡。
朱高熾笑道:“爹不知道,不但有這麼多,而且本來還可以有更多,比如北方草原、南方杭州等地商賈入北平,並不需要額外再交什麼稅。”
朱棣更加驚訝,他一直都沒怎麼關心過北平府的稅收問題,照他說,北平府的稅收潛力會更大。
“這麼多錢,想好怎麼用了嗎?”
朱高熾道:“暫時還沒有用處,不過孩兒想把北平府翻修翻修。”
朱棣目光中陡然精光閃爍,“修北平府?”
朱高熾小心翼翼:“是,因為城中道路年久失修。
況且很多地方都不怎麼合理,比如皇城過大,元人喜歡豢養獅子老虎等猛獸,城中尚有許多遺址,不處理規劃,這麼好的地方白白浪費。”
朱棣目光緩和許多,“先不要修了,等爹打到金陵再說。”
“是。”
“到時候你就去金陵了,北平府不過是一府之地罷了。”
朱高熾暗中琢磨,這朱棣是不是在試探我啊?
轉念一想,無論試探也好,真心也罷,北平府總歸是要進行重新規劃,除去西市外,其餘地方都要重建,越快越好。
否則拖延的時間太長,到時候搞起規劃更加困難。
朱高熾心裏一橫,道:“爹,孩兒認為,北平府應該更加重視才對。”
“嗯?這是為何呀?咱們大明的都城在金陵,難道北平府比金陵還要重要?”
朱高熾道:“北平府的地位很重要。
將來父王入主金陵,平定天下,北方的商業肯定更加凋敝,山東地區連年征戰,況且伴有各種災害。”
“如今我們可以不管,但將來怎麼能不管?有北平府在,北方就有一個手工業中心。
淮揚之地乃大明精華,它們就是南方的手工業中心。”
“南方膏腴之地,不得不說淮揚功勞極大。
北方經濟凋敝也需一座能夠帶動經濟發展的城市。北平就是。”
朱棣還沒有從這個方麵考慮過問題,詫異道:“北平還能帶動山東?”
“對,孩兒發現一種植物,白疊子。”
“白疊子?”朱棣笑了,“這算什麼發現?白疊子早在唐時就有,難道你不知道?”
朱高熾道:“是,孩兒知道,但唐人並不懂得如何將白疊子紡織成布!”
朱棣猛然抬頭,“白疊子能紡布?”
“是。”朱高熾繼續道:“白疊子紡織成的布,輕巧、柔軟、吸水性好、透氣好,是絕佳的衣物材料,連當今的絲綢都比不上。”
朱棣愕然:“你說的可是真的?”
朱高熾道:“孩兒不敢欺瞞,但由於如今孩兒手裏的土地並不多,今年隻是種些種子,又央母親為爹做了件棉襖,請爹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