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秦淮河,去看看(1 / 2)

朱棣問道:“哪裏人最多?咱們去看看。”

“主子,這個……恐怕不大合適。”

“有什麼不合適的?”

狗兒苦笑:“主子,人最多的地方當然是秦淮河,可那兒……”

朱棣為之一滯,停了片刻後道:“別說出去,去換衣服,咱們去看看。”

“主子爺,那兒人多手雜,奴才護不住您。”

朱棣瞪了他下:“哼,誰敢對我動手?我還怕他們?叫上幾個人,快些去。”

狗兒還在扭捏,朱棣踹了他屁股一腳。

狗兒直接滾出去叫人,少頃換好衣服,自南門悄悄溜出去。

四月的金陵城,正是暖風熏得遊人醉時。

街麵上確實熱鬧不少,到處都是人,與前幾日的凋敝形成鮮明對比,朱棣帶著四五個人,穿過街道直奔秦淮河。

秦淮河的傳統不知什麼時候興起,據說連河水都是香的。

朱棣聽說過這個地方,沒親自來看過,一到此地,隻聞到風是香的,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遊人如織,畫舫如梭。

秦淮河區域其實並不大,岸邊全都是各種青樓妓院,此時天色尚早,這裏歡聲笑語傳出去老遠。

朱棣愕然,“這裏一直都是這麼熱鬧的嗎?”

“主子爺,您是不知道,這裏前朝時就非常繁華,兩宋時此地得到開發,元時諸多文人士子無處可去,就流連此地。”

朱棣默然。

這事他當然知道,說起來元朝時期的統治實在太過粗糙,國祚不到百年,取士不足百人,也是奇葩得很。

朱棣道:“你怎地知道這裏都是世子請過來的商人。”

狗兒笑道,指著前方一排馬車道,“爺,您往那兒看,這些馬車都不是咱們金陵的馬車,各地車行均有標記,您瞧這馬車,一看就是外地的,奢華許多。”

朱棣道:“不足為信。”

狗兒道:“爺,那您說……”

朱棣道:“去尋個畫舫,咱們上去問問。”

狗兒領命,跑出去沒多久就回來,道:“爺,畫舫都沒空。隻有一個,剛被幾個商人包了,他們同意跟咱們一同賞玩。”

朱棣點頭,狗兒這事辦得合心意。

於是邁步去岸邊,不多時,果然見到個畫舫靠著岸,點著同心燈,朱棣上前,果然是幾個商人模樣的人。

朱棣朝他們拱拱手,道:“在下有禮。”

幾位商人立刻拱手還禮,領頭的是個年輕人,隻見他笑道:“我們幾個也是剛到沒幾日,適才聽你的小廝說,想來畫舫一同賞玩,我等也是初到此地,不知兄台願意一起遊玩。”

朱棣道:“如此最好,在下朱九兒,不知幾位怎麼稱呼。”

領頭的年輕人道:“在下徐俊彥,杭州商人。”

一個留著山羊胡的老點的人道:“在下黃貴,台州商人。”

身型高大那漢子道:“在下周貴,安徽商人。”

身形矮小的那人尖著嗓子道:“在下賀方,寧波商人。”

朱棣驚訝,道:“你們原來都認識嗎?”

徐俊彥道,“哪裏,我們原本都不是認識的,隻是機緣巧合湊到這兒了,隻好同租畫舫,賞玩秦淮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