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哭笑不得,原來是這麼回事。

不過官紳一體納糧倒是好事,這樣朝廷能夠增加許多稅收。

“官紳一體納糧,可惜啊,我大明無法實現!”朱棣望著星空歎氣。

朱高熾道:“父皇,孩兒認為可以。”

“哦?怎麼?”

朱高熾道:“官紳一體納糧,問題就在於,士紳乃是國之根本,所以朝廷不可輕動,但兒臣認為朝廷的做法不對。”

“怎麼不對?”

“朝廷優待士人,這本沒錯,但是直接免稅不可取,這樣免稅就是種特權,而不是朝廷恩賜。”

朱棣道:“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一直做也未必對,兒臣以為朝廷應該改為所有人一體納糧,然後退稅,當然這麼做的前提是攤丁入畝。”

朱棣沉吟片刻道:“攤丁入畝,這倒未必不能做,可退稅跟免稅不是差不多嗎?

而且朝廷還更加麻煩,得增許多人手。”

朱高熾笑道:“事情表麵看似乎差不多,但本質卻很不相同,退稅這種製度,說明朝廷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沒有人有特權,哪怕皇家都不成。

但結算後退稅,等於朝廷給某些人優待,是朝廷恩賜。

可直接免稅卻不是,免稅是特權,一旦有特權,那就必須想辦法盡可能利用,這樣他們就會想辦法鑽空子。

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朝廷有主動權,後者朝廷是被動的。”

朱棣奇道:“這種說法倒是新奇,不過這事牽扯很大,不能胡亂行動。”

“是,兒臣也是這麼想,但首先應當做的是攤丁入畝,攤丁入畝後不但能夠解決貧民負擔過重的問題,還能解決隱戶問題。”

曆朝曆代,隱戶都非常嚴重。

無論唐朝的租庸調也好,還是後來的兩稅製也好,本質都是人頭稅,有人頭稅,那麼少數人為了不交,就會選擇藏自己。

他們在王侯貴族,或者是大地主家裏做奴仆,或者寄住。

朝廷無法找到他們的人,當然也就沒辦法征稅。

但帶來的影響絕不止於少收些稅。

而是朝廷不能掌控自己的人口數據,全方麵的調控變得不可能,由此帶來政策與現實並不配套,往往會失敗。

所以朝廷的崩潰大多數時候都是從信息失實開始。

朱棣很顯然對這件事很有興趣,道:“此事可以好好謀劃謀劃。”

朱高熾道:“此事尚早,但父皇得小心這些士子,我現在隻是用一件更大的事把此事壓下去,並沒有解決問題。”

朱棣表示知道,並且讓朱高熾不用擔心,他心裏有數。

次日早上,鐵匠作坊的主事求見。

朱高熾跟著出宮,很快就抵達鐵匠作坊,主事喜笑顏開,“爺,您說的鉛活字做出來了。”

鐵匠作坊是收購的,並不算很大,而且還在城區,隻是純當作研究機構使用,此時高爐燃著熊熊爐火,鐵匠作坊裏熱得站不住。

朱高熾雖然已經沒那麼癡肥,但還是愛出汗,此時身體就像在洗澡水裏泡著,他擦掉額頭的汗水,“哦,怎麼樣?取來看看。”

作坊主事捧來個木盒,盒子裏擺著幾個字模。

相比雕版,或者泥活字,鉛活字的體積已經非常小,一個字比常見的字小約四分之三,朱高熾翻來覆去看,很滿意,字模的硬度也不是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