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皇宮。

紀剛把孔家昭死亡的消息傳給朱棣。

朱棣冷哼,渾身氣勢陡起,如冰塊一樣寒冷:“便宜他了,退下!”

“狗兒,把燈撥亮些。”

朱棣隨口吩咐,夜裏蠟燭不亮,看東西非常費眼睛。

他拿起報紙湊近蠟燭看,看得津津有味,看完感歎道:“這郭靖可比楊康好得多。這王爺也是驕縱得厲害。”

狗兒湊近,輕聲道:“主子爺,夜深露重,該休息了。”

朱棣頭也沒抬,不耐煩揮揮手:“朕白天總是沒時間,再多看會兒。”

很快他看到一個數學題。

這個題很有意思,就是五個猴子分桃兒的問題。

問題是這樣的:

五個猴子摘了一堆桃兒,但無論怎麼分都無法平均分配,於是他們決定先睡覺,明天再分。

第一隻猴子半夜起來,扔了一隻桃兒,剩餘的剛好夠五人平分,他便先把自己的那份取走。

第二隻猴子起來,發現扔掉一隻桃也剛好夠平分,它也如法炮製。

第三、第四、第五隻猴子都是如此,問至少有多少桃子。

朱棣很頭禿,這題目一看就知道,肯定有答案,然而朦朦朧朧他就是找不到解題思路,抓心撓肺很難受,越解不出,越難受,越難受,越要仔細看題……

如此無限循環,不多時氣得他猛把報紙一拍:“不為人子!”

狗兒忙問:“爺,怎麼了?”

“熾兒呢?”

狗兒疑惑,還是照實回答:“主子爺您忘了,殿下被您禁足,如今怕是早已安歇。”

朱棣黑臉道:“去把他叫來!”

狗兒不敢多問,剛要去,朱棣又問:“慢著,現在什麼時辰了?”

“回主子爺,近子時。”

“那就算了,今天饒了他,明天放他出來吧。”

說起朱高熾,朱棣簡直是又愛又恨。

他的學識很奇怪,整個大明賴於他的學識,獲得極大好處,比如現在毛衣流行,價格降低,這其中就有他的大功勞。

但他對儒家經典無知到令人震驚的地步。

此事還是朱棣偶然聽說。

朱高熾教的那些孤兒目前已經慢慢開始做事,朱棣偶爾在宮內見到個小女孩兒,也就十餘歲,隨口問她:“朝聞道,夕死可矣是什麼意思?”

“早上知道去你家的道兒,晚上你就可以死了。”

朱棣目瞪口呆,這他媽是什麼鬼畜解釋。

於是又問道:“君子不重則不威?”

“君子打人就得下重手,不然沒辦法建立威信。”

朱棣的臉都跟鍋底一個顏色,“這都誰教你的?”

“皇子殿下哥哥教的。”

朱棣氣得把朱高熾叫過來,狠狠打了三下家法,然後考他四書五經中的內容。

他終於發現自己還真是高看這孩子,除了那幾句論語解釋得不倫不類外,其餘的他一概不會。

大學、禮記、春秋絲毫不知。

朱棣下令叫他禁足,讓楊士奇當他的老師,好好教教他讀書。

次日,朱棣把朱高熾揪到書房,黑著臉問:“你學得怎麼樣?”

朱高熾腦殼痛,這些文言文每個都是微言大義,如果不是經常閱讀、使用的人,讀起來很費勁兒,而且他的天賦全都點在理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