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山東!

這就是朱高熾的答案。

山東因為人少,而且經過大戰亂,所以非常適合建作坊。

更為重要的是,山東距離天津港比較近,還有青島港,商品運輸很方便。

胡廣去山東主要探查可耕種棉花土地。

祝榮的任務就是尋找適合建造作坊的土地。

有幾個點,第一交通一定要方便,第二,需要充足勞動力,第三,距離棉花產地要近。

祝榮的任務是前期調查,出具調查報告,詳細對比每個地區的優勢與劣勢,以供決策。

待胡廣探查清楚後,便就近選擇一地建作坊。

動作必須要快,因為作坊最遲要在年中建立,秋天就可以投產。

後續牽扯到機械生產、人員安排等一係列事,需要很長時間。

祝榮義不容辭,當即答應。

但這件事被夏原吉知曉後不大樂意,強烈要求朱高熾把作坊修建京城。

夏原吉是在中午時找上的朱高熾,放京城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為監視朱高熾。

說穿了,文官集團跟皇權仍舊是對立的,即便一時間皇權壓製相權,或者相權壓製皇權,都是暫時的。

如果朱高熾把很多產業都放在外地,不方便京城文官監管,一個失控的皇子,將來可能成為太子,這對文官來說並不行。

朱高熾笑笑:“產業在哪兒,決定的因素有很多。

但在山東卻有幾個因素,首先距離北平、直沽都很近,北平府是連接草原之地,直沽港乃是交通要道。

其次,是因為朝鮮,我與朝鮮大使談妥,以耽羅島為代價,贈送他們技術,山東就是耽羅島後盾。

耽羅島輻射高麗、倭國,甚至對遼東也有作用。

最後,山東之地丘陵、平原相間,適合棉花生長,河南大平原不能全部種棉花,山東更合適。

再者說現在山東混亂至極,棉紡作坊放山東,能夠穩定山東,於國於民也是大利。”

夏原吉皺眉,耽羅島,這個海島他都不知道在哪兒,要來何用?

於是他就去尋朱棣,朱棣對這個決定很讚賞。

“此事由熾兒一手操持,你就別瞎操心。

不過耽羅島要成了我國領土,得派人駐守,這些事兒你倒是得考慮,錢糧可不能缺。”

夏原吉叫苦:“陛下,國庫空虛,實在無力支撐開島。”

“朕幾日前跟熾兒說起這個問題,熾兒說可以借錢給朝廷。”

“陛下,不可,堂堂朝廷怎能借錢度日?”

朱棣笑道:“我也是這麼跟熾兒說的,他卻說,錢對朝廷來說毫無意義。

因為朝廷隨時可以發行銅錢,但糧食、布匹、鐵器這些物資對朝廷來說更加重要。

如果有借錢的名義獲得發展,糧食布匹增加,那麼借的錢就不是錢,隻是朝廷隨時可以增減的物資中的一種。”

夏原吉有些傻,這道理好繞,但似乎能成立,隻是讓他堂堂戶部尚書去借錢,實在太丟臉,他過不了自己那關。

朱棣道:“此事你不用管,先看看熾兒做得怎麼樣,倒是西南地區的錢糧得籌措出,幾個土司有點不安分啊。”

夏原吉出得皇宮,有些鬱悶,自己本來是想要朱高熾把作坊設京師,怎麼又成了籌措糧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