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榮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三千五百畝?”
朱高熾道:“對,看著挺大,實際上還是比較小。”
建國後初期,華夏初步發展輕工業的時候,光是棉紡廠就是個小型社會。
比如鄭州的棉紡廠,占地也是幾千畝,但有非常完備的醫院、學校、宿舍、飯館等等。
而且,鄭州有五六個棉紡廠。
朱高熾是按照這個標準建設的。
祝榮道:“這麼大我們哪有這麼多錢?”
朱高熾道:“錢的問題你不用擔心,我會想辦法,但你盡力把這三座棉紡廠建好就行。”
於是祝榮隻好在山東招募工匠,進行棉紡織廠的營造。
這點倒是不用朱高熾操心,祝榮已經很有經驗,到底該建在哪兒,劃分什麼樣的區域根本不用朱高熾特意交代。
也就是在這幾天,周星月趕了回來,她回來是來求助的。
鐵匠作坊已經差不多完工,接下來就是招人,把人招滿就行。
朱高熾招他去府衙裏,坐定後問道:“怎麼樣?唐山沒事吧?”
周星月搖頭:“有點難,這樣從頭做起,如果不是有您,恐怕我也不做不下來。”
“當地的豪紳有動作嗎?”
“暫時沒有,主要是那些親衛的威懾作用大,他們也不敢鬧事。”
朱高熾敲敲桌子:“那你也不能太驕傲。
作坊建成後,要跟當地人打好交道,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就交給他們做,這樣你們的關係才能長久。”
周星月表示明白。
“你要牢牢記住你的任務,並不是把鋼鐵作坊建成全國最大的工坊,而是要帶動整個鋼鐵的產業鏈發展。
而且,讓那些老匠人好好研究,推出多種化的鋼錠。”
周星月連連稱是。
朱高熾道:“這次你要多少人?”
“前期一千人就足夠。”
“那就先給你一千,不夠的話再來山東搬,盡量少招些當地的人,把山東人轉移出去部分再說。”
次日下午,都指揮使突然緊急求見,朱高熾命他進去,都指揮使來是因為有要緊的事,孟海他們有消息了。
朱高熾立刻來精神,起身道:“快說是怎麼回事?”
都指揮使道:“臣是接到衛所中軍卒的稟告,大名府地界邊緣發生件事,一戶人家被盡數殺死,據傳可能是從桃花山逃竄過去的孟海一行人。”
“確認了沒?”
“確認了,臣命人仔細打探,發現這夥人足有幾百,曉行晝宿,確實就是從桃花山逃出的孟海一行。”
朱高熾道:“點兵,出征!不能讓他們躥到其他地方去。”
朱高熾隻帶三百人馬,一人三馬,晝行夜宿,足足跑兩天才到大名府邊緣。
這幾百人目標實在太大,雖然他們盡量分開,但依舊瞞不住有心人。
親衛找幾個人確認消息,確信孟海他們幾個已經往西而去,於是帶人踏入大名府。
追了半日,他們已經被發現,孟海又不是真的傻,派了些人斷後,朱高熾就這麼大刺過來,能不被發現嗎?
這個消息被快速送到前方孟海方向,孟海又驚又怒,他的家人幾乎都死光,隻留個小孫子,朱高熾竟然還要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