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能否認朱高熾的厲害,他隻帶一千人馬便平定山東之亂,算不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也足夠載入史冊。
曆史上除唐太宗,也就是他。
但他搞出來的事情實在太大,孔家的麵孔被他狠狠揭開,連血帶肉撕下,引得士子爭論,百姓嘲諷。
又要搞出戶籍改革這種駭人聽聞的事兒,雖然被成功阻止,但誰也不知道這位爺將來做了皇帝會不會清算。
為表示對朱高熾重視,朱棣派出自己儀仗,代表自己出迎。
接官亭中除六部尚書外,魏國公、曹國公、淇國公也赫然在列。
大明朝廷半壁江山都在此處聚齊,他們穿著盛大服裝,整齊迎接朱高熾與朱能。
朱高熾乘高頭大馬,一路誇耀,直抵紫禁城。
朱棣在紫禁城門口迎著朱高熾。
這既是一個父親的期待,又是一位皇帝對重臣的嘉獎,飽含複雜情緒的朱棣望著朱高熾,說不上驕傲還是憂心。
他回程的這段時間,山東布政使快馬急奏:山東之流民,盡被朱高熾的棉花田、棉紡工廠吸引,甚至導致有些小地方的縣城都為之一空。
朱棣目瞪口呆,頭暈目眩。
她第一次深刻認識到,朱高熾放出來的不僅僅是幾個企業,而是一頭凶猛的怪獸,這頭怪獸將無情吞噬封建帝王的統治基礎。
但他無法清晰指出這頭怪獸究竟是什麼力量。
他並未把這種情緒表現臉上,而是深深隱藏,笑吟吟說:“真是我老朱家的千裏駒。”隨後父慈子孝,共同回宮。
每次回宮的流程都是類似的,首先與朱棣見麵,隨後再回後宮拜見徐皇後,以及其他諸妃,回寢宮前再與幾位兄弟見麵。
忙完一切,已經過去四五天,朱高熾帶來的爭論基本平息。
紫禁城裏安靜祥和。
大明帝國,這個剛剛經曆過兩次大戰後的龐大國家正緩慢恢複力量。
朱高熾的主要精力都被永樂大典、字典以及甲骨文所占據。
這段時間他主要忙碌的就是這幾件事。
其中,朱高熾最為重視的還是永樂大典編纂工作,當初朱棣隻給朱高熾一個副總裁的位置,這個總裁跟我們後世的總裁有些區別,完整的意思是總理裁決。
朱高熾一邊忙於各種作坊的安置工作,後來又忙於山東地區的亂局,所以暫時沒顧上。
如今一切雜務都已解決,是時候好好整理整理這些文化遺產。
解縉主持著字典、永樂大典的編纂工作,而甲骨文則主要是建文舊臣在負責。
朱高熾回來後最先去的地方就是甲骨文院,也就是俗稱的文字院。
如今金陵城裏的文字院有兩種含義,百姓口中的文字院在長安街上,與六部五府相距不遠,而朝廷內說文字院一般指的是位於牛首山下,建文舊別墅內的文字研究中心。
文字院裏很安靜,初春,柳樹抽芽,嫩草破土,研究甲骨文的諸位大臣都是學問高超的儒生,朱高熾進來並未讓人通報,而是信步走進,像是遊客一樣閑逛。
前院幾株梨花盛開,飄香四野,隻見到齊泰與幾個文臣閑坐梨樹下,不知談什麼,興高采烈,他們無意中看到朱高熾,談話立刻停止,不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