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李柔成為大明化學之母的時候,絕對沒想到今天這個小小的談話決定了她一生的命運。
此後朱高熾每隔兩三日便來看望她,給她講些趣事,說些故事,兩人漸漸熟悉,日久生情也是在所難免。
為了回饋李詹,朱高熾賞賜了他二十匹布,以及其他諸多財物。
李詹很快就又求見。
朱高熾很奇怪,道:“告訴他明天再去見他。”
正好明日要去胡廣那兒安置這些留學生,有些事情要交代。
次日,朱高熾於正陽門外見到李詹,並且把他邀請上車,問道:“昨日你說有事求見,不知道是什麼事?”
“殿下,是布的事兒,下臣昨日在市場裏逛了幾圈,都沒見過您賞賜的布,下臣見這布柔軟結實,又透氣吸汗,所以想問問殿下這布是哪來的?”
“其實就是棉布,孤記得上次帶你去看過棉紡機。”
李詹搖頭:“沒有看過。”
“哦,怎麼,你對這布有興趣?”
李詹道:“下臣想買些回去。”
朱高熾道:“啊,這個倒是也簡單,回頭孤叫人給你送去些,至於價格,給大食商人的是七錢,給朝鮮的是六錢。”
李詹驚歎道:“這麼便宜?”
“嗯,成本不高。”
“下臣想買十萬匹回去。”
“這……”朱高熾心說已經答應大食商人,何必毀約呢?不過轉念一想,朝鮮跟咱們近啊,如果布匹能打開朝鮮市場,何必舍近求遠呢?
於是點頭道:“十萬不多,此物一天可產五六千匹。”
李詹道:“此物能教給臣嗎?”
朱高熾搖頭:“給不了,朝鮮不適合種棉花,就算給你,你們也沒地方種,而且種多棉花,你們的人怎麼吃飯?”
李詹遺憾至極,道:“那寒瓜可以給嗎?”
“可以,但是現在不行,寒瓜還不穩定,如果你非常想要,可以給你們點,回去試試。”
但據朱高熾所知,後世韓國非常缺水果,由此可見他們壓根就沒足夠的土地供應人口。
而朝鮮來的一百留學生,個個都有知識,叫胡廣新心花怒放,這樣的教起來非常簡單。
朱高熾卻有新的要求,要求他對這些人好些,以挽留他們留大明。
幾項技術中,最先學習雞鴨的人工繁殖方法,這裏麵的難點在於溫度控製,溫度不夠,雞鴨出來遲,溫度太高,雞鴨又容易死。
這些留學生,大約從來沒這麼受到過重視,個個都顯得很興奮。
認真聽講,用玻璃筆奮筆疾書,記錄要點。
朱高熾很滿意他們的狀態,對他們說道:“這些技術都能帶來國家強大,你們好好學習,將來回去朝鮮,給你們的百姓帶去好處。
另外,還有很多東西你們要學習,千萬不能懈怠,懈怠就算神仙也救不了你們。
至於你們的吃穿用度,由你們的朝廷負責。”
朱高熾的講話,讓他們興致缺缺,不是對朱高熾有想法,而是他們對回去建設朝鮮毫無想法。
這是兩班嫡子們的事兒,與他們何幹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