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到這兒的除去農民、商人、技術官僚等等外,還有和尚、道士等宗教人士,他們都將要在這裏展開偉大的事業。

尤其是佛教人士,見到這裏許多佛教遺跡,不由熱淚盈眶。

那些石刻、洞窟、經文叫他們激動不已,每日裏不停四處亂竄,尋找遺跡。

陳迪、練子寧、齊泰三人,原本以為來到這兒就是流放,但實際抵達後,方才知道朱高熾真的是準備在這兒大幹一場,把這塊丟失千年之久的土地重新納入中華懷抱。

陳迪道:“朱高熾竟然有此等雄才偉略。”

練子寧不屑一顧:“咱們就是被發配至此,我看這兒也不錯,唐時這裏儒學興盛,出過很多人才,在這兒修身養性挺好。”

齊泰道:“我倒是跟你的看法不同,這裏實在太落後,正適合我儒學傳播。

又無人與我們爭搶,努力一二十年,再殺回中原。

嘿嘿,看看到時是咱們西域厲害,還是中原厲害。”

陳迪皺眉:“隻怕這裏不會那麼快安穩。我聽說前段時間帖木兒派了三千人來此,結果被擊潰,估計開春就會被報複。”

“那都是朱高熾的事兒,咱們何須管那麼多。”練子寧滿不在乎。

齊泰又道:“怎麼能不在乎?我們也在此地生活。我覺得還是先看看再說,看朱高熾如何安排。”

那邊鄭和與祝榮也正商議,同行的還有個官員,這個官員很有意思,他是浙江餘姚人,不過卻精通數學,做官做的沒意思,跑去自己開店當掌櫃的。

準確說,他是個文吏,在戶部清吏司,聽說朱高熾招人前往西域,他毛遂自薦,透過重重關卡終於見到朱高熾。

朱高熾很是驚奇,交談下來發現這個人很對自己的胃口,他居然讚同一夫一妻製,可以說在封建王朝屬於思想極為前衛的那撥人。

朱高熾於是便任命他為伊犁郎中。

這是沒辦法在朝廷上宣之於口的官職,對外也不會這麼宣稱。

此人名叫陳慶。

祝榮、陳慶、鄭和三人,此時呆簡陋棚子裏低聲商議。

祝榮看看兩人,道:“此次前來,太子爺臨走時曾有過吩咐,此事極為重大,務必要辦好,不過我隻負責商業部分,其餘的事情,讓陳慶說吧。”

陳慶拱拱手,對鄭和道:“鄭公公,太子爺交代過,此次大規模行動的目的並非在吞並亦力把裏,而是要釘個釘子。”

一路上,各種人員究竟該如何安排,陳慶早想好。

他與鄭和著重談的也是這些事。

比如那幾個大儒,肯定需要先給他們開個私塾,讓他們能夠傳播知識。

更重要的是把大明的文字與標準傳出去,道士和尚的安排相對簡單些。

尤其是和尚,這裏有眾多佛教遺跡,雖然有些荒廢,但安置還是很好安置。

道士麼,就讓他宣揚神跡好了。

真主的神跡,大家都沒看到過,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模樣,但人道士不僅親眼看到,還能治病,還能健身。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