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

“這些材料都是合金,金銀占比隻有七成,剩餘三成都是一些不起眼的金屬。

所以理論上說,我們起碼有三成的稅可收,實際可能低些。”

朱棣忙道:“哦,那還行。還是有利可圖。”

朝廷發行錢幣能把自己虧了,這事可不是笑話,而是真實存在。

原因是銅屬於極好的金屬,回收成本就極高,百姓大多數還要日用。

而朝廷發行錢幣,最終的錢幣價值遠低於成本也就可以理解。

朱棣又抽出紙幣,與上次看到時相比,紙幣更加精美,花色複雜。

而且變色油墨、防偽技術一樣不缺,朱高熾道:“等舊寶鈔回收完畢,兒臣準備推行新鈔。”

“新鈔成本怎麼樣?”

朱高熾道:“略高,但這是必經之路。

新鈔成本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樹立朝廷信譽,舊寶鈔將朝廷信譽毀得差不多,要想重建,還是很困難。”

朱棣道:“你需要什麼?”

朱高熾就等著他發問,回道:“爹,紙幣雖然印刷好,但怎麼發出去是個問題。”

“怎麼發?發俸祿不行嗎?”

朱高熾道:“是個辦法,但速度太慢。我們需要使用兌換點。”

朱棣踟躕,見朱高熾眼睛裏精光閃爍,頓時一動,“你有什麼想法,說出來。”

朱高熾笑道:“爹,那就是我說過的銀行。

天下貨幣,需要人管控,絕不能就這麼放任不管。我們需要的兌換點,其實就是銀行。”

朱棣倒是記起朱高熾曾經給他說過,隻不過當時他理解得並不深,對銀行究竟有什麼用他完全不懂。

現在朱高熾舊事重提,恐怕別有深意。

朱高熾繼續說道:“這天下錢莊大多數是以山西、安徽人為主,朝廷無能為力。

現在倒是沒出事,萬一,我說是萬一,有錢莊卷款跑路,該當如何?”

朱棣道:“錢莊經營,誠信乃是第一。怎麼會有人卷款跑路?”

朱高熾又說道:“就算沒有人卷款跑路,萬一有人擠兌,錢莊倒閉又該如何?”

“何謂擠兌?”

朱高熾舉例說明:“比如山西錢莊中,存銀一千萬兩,但這一千萬兩又不可能都在對方地下倉庫,總歸是有銀票兌換。

假如有人在金陵存入錢幣,從山西取出,這就等於山西錢莊暫時少了筆錢。

如果隻少部分還好說,萬一山西錢莊兌換出兩三百萬兩,而一旦被儲戶知曉山西錢莊中並沒有一千萬兩,恐慌之下所有人都來兌換。

山西根本來不及從金陵調走銀錢,有人提不出錢,就會更加恐慌,短時間內就會把錢莊的所有銀錢全部兌走,到時候該怎麼辦?”

朱棣沉默不語,這種事情雖然曆史上並沒有發生過,但可能性還是存在。

古代錢莊還算是好的,風險控製意識比較強,且沒有利息壓力,錢就算全部堆在倉庫裏也沒什麼損失。

要是換到現代,錢放倉庫裏就是賠本。

恨不能除少數流動資金外,全部貸出。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