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又繼續道:“河南前年蝗災,據不完全統計,合計共有二十餘萬人欠錢莊銀錢,另外有四十餘萬人欠地主銀錢。

去年債務到期,為此家破人亡的農民不在少數。

爾俸爾祿,皆民脂民膏!你們就是這麼對待你們的衣食父母的嗎?

若不是普天下農民供養,你們誰能站在這奉先殿,大言不慚指責朝廷與民爭利?

嗬嗬,你們之中肯定有人會想,是你們憑著自己的努力讀書,十年冷板凳才有今日。

可你們也不想想,沒有農民、自耕農、小農的稅收供養,誰能站在這兒?

誰能!

朝廷不過是替農民說幾句話,把殘害農民的害蟲約束起來,還沒怎麼著,你們就急得跳出來說朝廷與民爭利,劉禦使,你告訴我朝廷與哪個民爭利?”

奉先殿裏落針可聞,沒人敢說話。

朱高熾這番話雖然不至於觸及他們的靈魂,但卻讓他們根本無從反駁。

錢莊什麼模樣,他們比朱棣更清楚。

土地與稅收都去了哪兒,他們也比朱棣明白,但不能說。

這是他們的階級局限性,他們就是地主的代言人,甚至朱高熾、朱棣本身也是代言人。

像朱高熾這樣背叛自己的階級,不能說沒有,但鳳毛麟角。

朱高熾又溫聲道:“將所有錢莊約束起來,也是為了防止有人渾水摸魚,起碼要保證,無論任何人經營錢莊,都必須要有資質。

命所有錢莊準備金銀,存放於中央銀行,也是為所有人著想,避免有人糊弄世人,規範經營。”

說著他又走到中間,道:“父皇,錢莊之規範,互通能夠讓金銀的流通加快,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兒臣以為,時代改變,千萬不能抱著以往想法。”

眾人不說話,他們能想到,錢莊互通後,使用銀票可就太方便,一張銀票全國通用,從南至北做生意,完全不需要帶著沉重的金銀。

至於這裏麵到底有什麼問題,他們是想不到。

朱棣又問眾人還有沒有什麼要說的?

眾人都不理解朱高熾舉動的深層含義,從哪裏反駁呢?

見無人說話,朱棣道:“既然大家都沒話說,這件事就這麼決定,退朝。”

大明中央銀行要管的事情很多,首先是統一各種單據規格。

目前各個錢莊開具的存款單、銀票,各有各的,完全不統一,導致鑒別真假非常費勁,根本就不具備通兌通彙的條件,朱高熾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統一單據。

朱高熾、夏原吉、朱棣三人齊聚印刷廠,這個印刷廠隸屬司禮監,是內廷,但文官參與,所以這個機構是三方監管。

朱高熾站在一堆單據前,隨手拿起一張,“這就是新製造出的標準單據。”

朱棣也拿起,這是存款單據,抬頭是空白的,中間是某某於幾幾年幾幾日存款多少多少白銀/黃金,約定利息多少,存款人簽章,收款人簽章。

朱棣隨口說道:“這紙好厚啊。”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