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的事情雖然極為轟動,但另外一件幾乎影響到大明數百年國運的事兒卻無人關注。

那就是大明中央銀行的成立。

一百餘名錢莊掌櫃根本扛不住來自朱高熾的壓力,逼不得已,眾人簽訂了《錢莊互通協議》,隻要是他們旗下的錢莊,除要辦理備案外,還需上繳一定比例的準備金。

另外,錢莊的賬本必須做到真實可信,接受朝廷的統一管理。

他們雖然不是官方機構,但其實已經跟官方機構差不多。

朱高熾隻待時機成熟,就把他們徹底納入大明王朝的行政體係。

大明中央銀行成立的極為低調,位置在紫禁城西門不遠處的攝政街上,這是棟單獨的二層樓,但防備卻極為嚴格,左右兩側皆是錦衣衛暗線。

銀行內部有三十名邊軍組成的護衛隊,外部有一百二十名邊軍組成的護衛隊,負責押送賬本之類的資產。

如果有金銀押送任務,可以直接調用三大營。

大明中央銀行並不對外營業,而是對準各大錢莊,另外夏原吉也要籌建大明銀行,作為全國性的銀行,為政策兜底。

朝堂中有人反對。

這件事無論朱高熾還是朱棣,其實都早有準備。

錢莊跟朝中高官之間的聯係隻多不少,少數錢莊乃是鹽商、國公、勳貴他們開的。

一旦將錢莊納入管理,必然有人反對。

但他們反對的理由毫無新意,就是與民爭利,出來打頭陣的,自然是禦史這樣的小嘍囉。

朱高熾從懷裏摸出幾張紙,道:“洪武二十一年,永利錢莊暴力催收,打死打傷合計二百人,本金合計三百兩,利息卻有一千兩。

安徽富縣農民楊大毛,因天氣幹旱借債二兩銀,約定一年為期,一年連本帶息還銀十兩。

楊大毛一家因無錢歸還,永利錢莊派出打手二十人,將楊大毛打得重病在床。

楊大毛的女兒以四兩銀的價格賣至揚州瓜洲渡,楊大毛家祖傳十畝地被永利錢莊收走,折銀八兩。

楊大毛一命嗚呼,其妻子被幾個青皮蹂躪,投井而亡。

諸位大人,我特麼就想問問,哪裏有地八分錢一畝?

還是上好的水澆田!我大明朝廷與民爭利,這個民又是誰?楊大毛是不是民?

我這裏還有很多,觸目驚心,觸目驚心啊!

山東之地洪武十年時統計的魚鱗圖冊顯示,其共有土地七千四百餘萬畝,洪武二十一年統計,合計共有土地六千餘萬畝。

短短十餘年時間,土地減少了一千萬畝。

這些土地哪裏去了?這些土地是憑空消失了嗎?長此以往我大明的稅收從何處而來?

江南地帶,洪武十年時尚能收稅十餘萬石,去年稅收僅餘六萬餘石!

其餘的稅收呢?整整四萬石!哪兒去了?是被你們吃了嗎?”

朱高熾把紙摔地上,極為憤怒。

朱棣歎息,土地哪去了?稅收哪去了?

他清楚得很,但他沒有明確統計,完全不知道稅收流失這麼嚴重。

光一個江南地區就少了整整四萬石,山東之地少了一千餘萬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