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喜道:“這錢,我也願意用。”

朱棣皺眉:“這明顯沒有一兩。”

朱高熾笑道:“當然沒有,但我們其實也不需要真的做出一兩,隻要這枚金幣能夠換出一兩黃金,或者十兩白銀,又或者能夠在店鋪裏購買到價值黃金一兩的物資,他就是一兩。”

黃金白銀雖然都是天然貨幣,但實際生活中使用的並不多,主要是因為這玩意太過貴重,根本就沒辦法大規模普及,像農村交易根本用不到這個。

夏原吉道:“今後發放朝廷俸祿就使用這個吧,這是多少金?”

朱高熾道:“九成金,兩枚金幣,差不多是一兩。”

夏原吉皺眉:“這麼少?”

“不少啦。其實這也是信用貨幣的一種,隻要我們用這種金錢定價,首先錨定鹽跟棉布,自然而然就能推廣。”朱高熾說出自己的打算。

朱棣道:“鹽是怎麼定價?”

“按照目前鹽價均價計算,十文一斤,一枚金幣應該能買一千斤。隻要這個價格不變,基本上就不會有大變化。”

朱棣道:“那你準備怎麼用?”

“先在山東、北平、金陵使用。山東是目前的棉紡基地,有大麵積棉花種植,棉布銷售也主要是在山東,北平府是目前的毛紡基地,北方的手工業中心。

玻璃水泥肥皂等等基本的生活用品北平府都能生產。

而金陵則是大明的商業中心,棉、毛都可在京城銷售,其他的日常用品也有很多,可以用來錨定金銀幣。”

大概的方略就是這樣,但實際操作中還是有很多問題,比如一開始大家對這玩意的購買力並不相信,要推行下去也不容易。

但朱高熾有棉紡廠、煉鐵廠以及毛紡廠,這三者是用工大頭,所有工資全部以金銀幣結算。

這些工人們並不知道金銀幣的真正購買力,拿到金銀幣後,聽說可以買鹽,買任何商品,立刻就換成商品。

有個憨憨的家夥直接買了一千斤鹽。

好家夥,光是鹽都得用車子拉才能拉走,這貨把一千斤鹽直接賣給鹽商,換了十多兩銀子。

剛開始大家夥都急著把手裏的錢兌出去,有人就找到門路,漸漸地大家發現這玩意很保值,哪怕明知道這錢並沒有一兩,但並不影響使用啊。

於是山東之地這種貨幣就流傳下來。

而金陵城裏,幾位國公聚集一起,大家手裏都有金銀幣,曹國公李景隆感歎道:“太子殿下真乃神人,竟然將金銀幣做得這麼好看,都舍不得花。”

定國公明顯還沒轉過彎來:“前段時間朝廷廢鈔,就是為了這個麼?”

這次英國公也來了,英國公把玩著錢幣,說:“這明顯沒有一兩。”

曹國公道:“反正一枚金幣可以買一千斤精鹽,這個假不了。”

英國公笑道:“這倒是真的。”

英國公想的是,這玩意也不知道會不會有私鑄的。

他不敢動這個念頭,但還真的有人在搞這方麵的研究。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