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後,朱棣把朱高熾留下,金幼孜、楊士奇、楊榮等人也都留下。
朱棣迫不及待詢問朱高熾:“今年的棉花怎麼有這麼多?”
朱高熾道:“棉花值錢。種一畝地棉花遠超好幾畝水田。”
朱棣臉色陰沉:“糧食呢?種這麼多棉花,糧食還夠麼?”
“糧食是夠的。”
朱高熾笑道:“我已經悄悄命人去南洋收購糧食,今年不會出現去年狀況。”
朱棣鬆口氣,“夠了就好夠了就好。”
朱高熾道:“父皇,鄭和早朝上所說的事,您可得放心底。”
“什麼事?”
“派遣官員去西域,西域真的太重要了,那裏以後將會是棉花主產地。
而且是通往西域的主要道路,所以我們必須要盡快吞並。”
朱棣遲疑片刻,道:“你可有合適人選?”
朱高熾笑道:“我覺得幾位師傅都不錯。”
朱棣聞言扭頭往回看,朱高熾的幾位師傅,其實就是內閣成員,楊榮、楊士奇都曾經給朱高熾講課。
幾個人慌忙行禮,朱棣道:“讓他們幾個去?”
這幾個如今都很年輕,也正是因為這點,朱棣才把他們放入內閣曆練。
朱高熾道:“對,幾位師父能力綽綽有餘,隻不過實際經驗還是差點,正好去西域曆練一番,回來就可以擔當大任。”
幾個人心下狂喜,學會文武藝,賣於帝王家,誰不想著飛黃騰達呢?
朱高熾輕飄飄一句話,就把他們送上雲端,將來出將入相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但表麵上他們都很淡然。
朱棣道:“也好。那就楊士奇,你先去吧,經營好西域,將來朕要親自出兵,拿下西域。”
楊士奇急忙跪地:“謝主隆恩。”
朱高熾又道:“還有個事兒,爹,既然要推廣金銀幣,那麼必須要將食鹽鋪、布鋪同步推廣。
否則沒有錨定物,會出大亂子。”
朱棣搖頭:“布鋪好說,但食鹽怎麼辦?”
朱高熾道:“統合天下所有鹽商。”
“什麼?”
朱高熾這真是大手筆。
不過他這麼做的底氣,在於他將長蘆鹽場的規模擴大了接近五倍,幾乎能夠生產出全天下所有的鹽。
這主要源於提水技術的發展,完全可以不用依賴於潮汐漲落。
單單一個長蘆鹽場的用工規模,已經超過十萬人,生產出的鹽全都在倉庫裏堆著,隻等著全麵鋪開。
朱棣道:“統合天下鹽商,這是怎麼回事?”
“組建公司。”
公司,其實土生土長的詞彙,《大同·列詞傳》記載:公者,數人之財;司者,運轉之意。
《莊子》中記載:積弊而為高,合小而為大,合並而為公之道,是謂“公司”。
基本上古代的公司與現代公司的含義大致相同,但組織形式有區別而已。
朱高熾的意思是,把這些分散的鹽業經銷商,全部整合,合並成數個公司。
每個公司負責一片區域,這樣的好處是,公司是具有法人地位。
而鹽商卻沒有地位,其獨立性更高,而且監管也更加容易。
當然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隻要犯案必然是大案要案。